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央网省网 > 省网新闻

微笑中的告别——第十六代渔民胡勇强上岸记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20-04-26 00:0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

  4月25日一早,岳阳市南湖新区月山管理处渔民胡勇强带着儿子胡铭楠进了城。作为洞庭湖月山水域巡逻队员的他,当天正好轮休,他便帮岳父打理报刊亭,笑容满面地接待游人。岳父则带着小外孙,在湖边玩耍。

  作为洞庭湖渔民,44岁的胡勇强颇有些“来头”。“我家世代以捕鱼为生。”胡勇强说,“从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我的祖先就从汉水漂到岳阳捕鱼,至今已有356年了。我是第十六代。”

  16岁初中毕业后,胡勇强就随父亲下洞庭湖捕鱼,主要捕捞针尖鱼。每年7至10月,他与弟弟胡勇军各驾一条木船,漂在湖上,下网、拖网、收网、洗鱼,一气呵成。运气好的话,兄弟俩一天有2000多元的收入。胡勇强说,每年捕鱼4个月,兄弟俩与风浪抗争,有时甚至以命相搏,基本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

  为了“守护好一江碧水”,从2019年12月20日开始,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捕。

  第十六代渔民,28年的捕鱼生涯,356年的渔业传承,在胡勇强身上划上了句号。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胡勇强有些难过,甚至有些不平,但仔细思考一番后,他还是于去年12月第一个在协议上签了字,上交了渔船和捕捞证,领到了补偿款。

  “鱼越来越少,总有枯竭的一天。”胡勇强说,禁捕虽然影响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可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儿子也需要更多的陪伴,我们迟早要上岸。”胡勇强说,早一天上岸,早一点离开风浪,可以让儿子彻底和捕鱼告别,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趁自己年轻,在政府的帮助下,还可以重新谋划生活。

  像胡勇强一样持证的渔民,南湖新区还有101户。自禁捕工作启动以来,南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部署,推进渔民退捕工作。去年10月,南湖新区总经济师姜华在渔民家中待了3天,倾听民声。随后,区农委、人社局、月山管理处工作人员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开展沟通和交流。

  去年12月中旬,南湖新区102户持证渔民全部签订退捕协议。12月26日,该区组织开展退捕渔船拆解销毁工作。

  证件和渔船的收缴,只是禁捕工作的开始,实现渔民上岸后安居和转产,才是“能小康”的根本保证。

  “他们是最懂洞庭湖的人,也是对洞庭湖最有感情的人。”月山管理处党工委书记张勇通过走访慰问,得知上岸渔民有的想当厨师,有的想到工地干活,有的想做机修,还有的想当保安,他边聆听,边记录,边思考。

  “渔民有要求,市场有需求,政府有责任。”张勇介绍,月山管理处快速对接区人社部门,着手开展渔民再就业培训,与区农委、财政、住建、税务等部门紧密沟通,在渔民自主创业上予以政策支持;组织企业开展专项招聘会,将岗位送到上岸渔民的家门口。

  胡勇强加入洞庭湖月山水域巡逻队,妻子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弟弟则在南湖广场当城管队员。

  巡逻队做些啥呢?“就是对洞庭湖岸线保洁,监督、打击非法捕鱼。”胡勇强笑道,“以前天天跟渔政‘斗智斗勇’,现在反倒当上巡逻队员,也觉得挺有意义的。”

  月收入多少?“3000来元。还比较稳定,比风浪里讨生活要安全得多。”

  小孩多大了?“7岁,正在湖洲小学念书。一定要让他把书念好,过上更好的生活。”

  眺望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胡勇强脸上漾起微笑。(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李亦恩 张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