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春光难揽取,四月芳菲花竞开。
4月10日,湖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全省经济形势进行研判: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总体上保持稳定和逐步恢复的态势。
当前,全省经济战线与时间赛跑,复工复产赶进度,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冲击降到最低。
一季度,我省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以变应变中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复工复产取得重要成效,新兴动能逆势增长,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复苏的力量。
经受住疫情冲击,湖南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
3月以来,湖南经济的复苏“技能”全面“解锁”,正在有效对冲此前两个月的疫情影响。
位于宁乡高新区的万鑫精工,是湖南唯一一家减速机制造企业。“最近几天的订单增速达到40%左右。”董事长周清泉介绍企业复苏“密钥”:提升“智造”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省15927户规模工业企业开复工率99%,重点调度的738户制造业企业全部复工。制造业回稳,为湖南经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稳,则就业稳。各地开启“云招聘”,落实“点对点”包车等返岗稳岗措施,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全省已有992万农民工返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复工实现了动态清零。
疫情暴发,经济下行压力不可避免。从湖南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尽管主要经济指标有所下滑,但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春节期间,常益长铁路、张吉怀铁路的几处重要隧道工程一直保持封闭施工,没有受疫情影响停工。2月复工的重大产业项目——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如今施工繁忙,力争厂房7月封顶,助力湖南抢滩5G发展。
至3月底,3841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满岗复工,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754个,为去年全年的41.2%,其中3月当月新开工960个;160个年度省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湖南复工复产工作受到中央调研组肯定。
以重大项目稳投资,湖南稳住了经济基本面。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在3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投资目标不变,计划投资总额约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两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湘江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平台加快建设,发展动能快速聚集。规模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卫生及医药用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疫情冲击下,一些新业态、新经济的逆势而上,让人惊喜。肯尼亚鲜花、波士顿龙虾、日本纸尿裤、欧洲护肤品……疫情期间,湖南跨境电商一片红火。据长沙海关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湖南省进口消费品3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
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重视农业生产。今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大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
惊蛰过后,春耕开始。“去年只种300亩,今年要种500亩。”湘阴县东塘镇种粮大户李俊说:“早稻有补贴,种田有底气!”
大户种粮劲头足,早稻面积普遍比上年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力争增加10亿斤。连续6个月,全省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呈增长态势。
粮猪安天下,发挥“压舱石”作用。全省经济加快恢复,就业形势基本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省统计局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我省一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0,处于“比较乐观”状态,85.54%的消费者对经济长期发展有信心。
苦练“内功”、精准施策,把疫情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突如其来,如何把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湖南苦练“内功”、精准施策,推动经济运行日渐走稳、回升。
保障防疫物资生产10条、支持复工复产9条、税10条、商8条、省政府帮扶企业政策30条……我省先后制定出台100条“真金白银”扶企稳企的“干货”政策,从税费优惠、融资贷款、就业用工、财政奖补等领域为企业开工复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月和3月,我们减少了电费约300万元。”蓝思科技厂务部负责人唐文告诉记者,搭帮用电优惠政策,企业这段时间的用电量超出去年同期水平,可用电成本却下降了。“这给我们满岗满负荷作业增强了信心。”
湖南制造业的较快复苏,还受益于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
这些年,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不断强链、延链、补链,产业迅速壮大,应对疫情冲击的“免疫力”也更强。
湖南优势产业工程机械,实现逆势上行。
在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12条自动化生产线有1万多个传感器、100多台工业机器人、35台无人搬运小车RGV和AGV、16套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一直保持每90分钟生产一条起重臂的生产节奏。
去年底,三一重工还在追赶日本小松的路上。今年2月,三一重工挖掘机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约50%。3月24日,三一重工市值超过小松,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市值第二大企业。
山河智能今年前两个月的产值逆势增长15.4%,铁建重工陆续赶制和交付一批海外订单……以“大”带“小”,长沙200多家工程机械链规模工业企业在2月下旬全面复工,产销两旺。
为战疫提供“弹药”的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多年培育后,迎来发展良机。
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从无到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紧急研发上马,还有一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设备产量猛增……湖南口罩日产量从疫情暴发初期的不足40万只,发展至目前的近4000万只。
今年前两个月,湖南医药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34.5%、241.8%。
省发改委分析,决定经济发展基本面的仍然是资本积累、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核心因素。
湖南拥有较大规模的市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立足基础与优势,省委、省政府精准施策,把疫情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今年前两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23.65亿元。健康养生产品、厨具食材热销,线上购物、无接触配送走红……“线上电商微商、线下门店超市”渐成潮流。疫情期间,兴盛优选的882家服务站,累计销售蔬菜4500万单,销售额达3.1亿元。
疫情困境前期考验企业的“承压力”,湘企稳住了;接下来考验的就是企业的“反弹力”,湘企正努力,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坚定信心、转危为机,巩固经济复苏回暖的势头
湖南经济正在复苏回暖。巩固这一势头,全省上下迫切需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疫情冲击背景下,湖南的机遇到底在哪里?省内宏观经济研究专家指出,当前湖南发展面临着政策支持的机遇、项目投资的机遇、金融贷款的机遇、稳定就业的机遇、招商引资的机遇等。
3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重要信息: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可以对稳投资进一步起到促进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体现。
国家这一轮逆周期调控,意味着一些多年来想要干、早晚都要干、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就可以提前启动。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湖南主动作为。今年,湖南的投资部署比去年提前两个月就启动了。3月31日召开的全省稳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了今年4个重点投资领域: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产业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
从今年发布的160个省重点项目来看,基础设施项目仍然是投资重头,占据了75个。比如,今年将新开工建设12条高速公路,是近年来湖南新开工高速公路最多的一年。
一季度刚过,业内期盼多年的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即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这个项目概算总投资超过400亿元,是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将对长沙机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火热的新基建风口,湖南乘风而上。今年计划新建5G基站10198个,改造5G基站28000个,建设5G承载传输网核心层和汇聚层光缆4234公里。这些数字透露出湖南发力5G的决心:要在数字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现在是争取贷款、降低贷款成本的最好时机,对合理的信贷需求银行是大力支持的。省农担公司董事长唐政称,政策降低了担保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银行贷款,新上现代化装备设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疫情并不能让需求消失,只是延期兑现。”潇湘茶业公司董事长陈德湖称,开拓网上销售,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就能抓住疫情后茶叶消费“爆发”的商机。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当前湖南要从防控疫情、帮扶企业向主动抢抓机遇、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转变。
——着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有机衔接、协同发展,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增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尽快实现满负荷建设;新开工项目要加快推进,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着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实施“消费重启行动”,尽快恢复餐饮、娱乐、批零、汽车、旅游等传统领域消费,积极培育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3月27日,“湘消费”微信小程序上线,湖南省总工会以消费券形式提前向全体职工和工会会员发放节日慰问费。截至4月9日,湖南线下微信支付消费增长270亿元。
在中国惠农网董事长姜仕看来,内外需求都没有减少,只是在实现途径上发生了变化。疫情过后,抓住“数字化”升级的机遇,湖南的经济必将加快迈向高质量。(记者 张尚武 邓晶琎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