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央网省网 > 省网新闻

黔张常铁路给湖南带来什么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9-12-28 00:0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

  12月26日,列车飞驰在黔张常铁路龙山县酉水河特大桥上。曾祥辉 摄

  12月25日,动车司机在驾驶中。当天,一列试验动车在黔张常铁路线上运行。记者 郭立亮 摄

  12月26日上午,黔张常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吸引了附近群众前来围观、拍照留念。记者 郭立亮 摄

  12月26日下午,桑植站广场外,桑植县组织文艺演出庆祝高铁开进革命老区。吴成华 摄

  12月26日,黔张常铁路龙山北站。 曾祥辉 摄

  12月26日9时36分,首趟从长沙开往张家界(C8030次)的动车抵达张家界西站。记者 郭立亮 摄

  12月26日,武陵山区人们翘首企盼的黔张常铁路在历时15年谋划、5年建设后终于开通运营。常德、张家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此迈入了高铁新时代。

  这条填补渝、鄂、湘三省市交界地区铁路网空白、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一段的高铁,何以备受瞩目?黔张常铁路通车后,将给湖南带来什么?

  1 武陵山片区加速脱贫攻坚

  全长336.3公里的黔张常铁路,西起重庆黔江区,向东经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张家界市,终至常德市,是一条完全穿行于武陵山片区的典型“边区高铁”。

  “早在15年前,我们就在谋划推进武陵山片区交通互联互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在今年10月召开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合作联席会上就曾表示,片区现仍有100多万贫困人口,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武陵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数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地区。

  武陵山片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语同音,是脱贫攻坚的“命运共同体”。可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近一半县市区甚至未通铁路,脱贫难度极大。

  脱贫的路子千万条,每一条都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2004年12月25日,湘西州、张家界市和湖北恩施州、重庆黔江区四地有关负责人与当时的铁道部专家齐聚湘西州吉首,商讨《黔张常铁路规划研究报告》。

  经过多次科学研讨、实地勘察,黔张常铁路项目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2014年12月,黔张常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沿线群众盼望很久的“脱贫路”终于要来了。

  在湖北来凤县三胡乡,有一座名叫“讨火车”的村庄。这里四周重峦叠嶂,山岭绵延不绝。其实,“讨火车”的土家语之意为干枯的小溪。人们将其暗喻为想把火车“讨”进山里来,是希望改变落后的交通条件。

  12月26日,火车真的“讨”来了。黔张常铁路,成为贯穿渝、鄂、湘三省市交界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盼来火车的还有与来凤县城直线距离仅3公里的湘西州边陲小城龙山。这两个县城,随着黔张常铁路的开通,正携手走出穷山窝。

  在两县合作打造的“龙凤百亿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4家。园区以百合、柑橘、蔬菜、中药材等为主导产业,成功培育了“龙山萝卜”“里耶脐橙”“来凤生姜”“来凤藤茶”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业品牌。

  如今,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正全力打造为武陵山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今年10月,外商投资的龙山冠美美发用品生产项目落户,现已开工生产,到位外资30万美元。龙山县县长时荣芬,把黔张常铁路称之为“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幸福之路”。

  作为革命老区的桑植,也是第一次通火车,就迎来了高铁。

  桑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有大小山头一万余座,耕地仅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6%,却要养活数十万人,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黔张常铁路通车,给当地产业扶贫带来了新契机。

  桑植县是全国最大的粽叶生产基地,粽叶年产值上亿元,是主要的扶贫产业之一。“以前,粽叶从桑植运到重庆,每吨的运费成本达700多元。”桑植县康华粽叶公司副总经理蔡群兰告诉记者,如今客货两用的黔张常铁路开通了,预计每吨运费可缩减到二三百元,而且鲜叶的出货量将大大增加。

  康华粽叶的员工都是当地村民,其中有3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厂子效益好,我们的待遇自然也就更高。”贫困户徐兰香期盼着有机会能和家人一起搭乘高铁出去旅游。

  近年来,国家在武陵山片区重点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扶贫开发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发展,武陵山区沿线1500多万名各族群众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

  随着湖南与武陵山片区各省市政府间合作不断深化,片区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不断深化,片区干部群众正满怀信心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

  2 大湘西旅游插上腾飞翅膀

  从秀丽的洞庭水乡,穿越到巍峨的武陵山脉,黔张常铁路沿途山水美景、民俗风情、人文景观令人惊羡。

  这里是湖南文化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湖南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就曾提出打造大湘西黄金旅游带的构想。目前,长沙-常德-张家界-凤凰精品旅游线路,成为全省最繁忙、最具人气、效益最好的黄金旅游线路,旺季每天有逾6万名游客在这条线路上穿梭。

  张家界市副市长欧阳斌在国内外推荐张家界山水,唯有一个不自信:张家界不通高铁。

  “高铁是现代旅游最重要的出行方式。”欧阳斌说,对目前多数乘坐大巴的游客来说,高铁更为安全、便捷和经济;相比航空,高铁是大进大出,是湖南旅游“龙头”张家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交通基础。

  黔张常铁路开通,大湘西旅游前景无限放大。

  重点客源地目的地实现联通。重庆、成都等西部客源市场入湘的可进入性大幅增加。以黔江到张家界为例,坐高铁比自驾快5小时;长沙至张家界的高铁最快2小时40分,比乘坐大巴节约近2小时。

  大湘西散落的瑰宝串珠成链。以张家界为核心,到龙山县、桃源县均快至1小时以内,庞大客流导入的同时,将会更智慧地再分流。

  今年暑期,“张家界千古情”景区开业一周,创下张家界演出场次最高、观众人数最多两项纪录。“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绝版风景和火爆人流,投资洼地,回报可期。”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开心地说,黔张常铁路开通后,投资回报更加值得期待。

  目前,张家界已围绕高铁线路营销布局,在重庆、恩施、上海等地推出了“快铁黔张常 嗨游张家界”等优惠政策,针对高铁游编排了多条精品线路。2020年,张家界将推出旅游演艺、特色民宿、体育旅游等一系列度假休闲新产品。

  高铁的开通倒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常德将旅游业写进市委1号文件,打造了桃花源、柳叶湖、城头山、华侨城卡乐星球等一大批新景区,将持续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服务,让游客留下脚步。

  湘西州依托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矮寨大桥4块金字招牌,打造土家族、苗族两条村镇游精品线,构建全州1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龙山县里耶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田大治已迫不及待为龙山旅游“代言”:“里耶蕴藏的深厚文化将被更多人知晓。”

  预计到2021年,黔张常铁路将与张吉怀、常益长高铁连接,湖南全域旅游“龙头”张家界、大湘西旅游板块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时不我待。”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献春表示,将在大湘西旅游联盟、武陵山片区合作联盟等基础上,积极推动建立务实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跨区域流动,发挥张家界“桥头堡”的效应,实现区域旅游客源共享、市场共建、联合营销,让大湘西在全国文旅版图上绽放异彩。

  3 湘西北蝶变成为投资热土

  盼望着,盼望着,湖南唐宸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纯贵终于盼来了黔张常铁路的开通。

  “这可几乎赌上了我的全部身家。”12月26日,黔张常铁路牛车河站前广场,康纯贵看着广场上人来人往,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康纯贵是桃源县牛车河镇人,之前一直在东莞投资建厂。2014年黔张常铁路开工建设,康纯贵看中了家乡的美丽资源,决心返乡投资。2015年,他在当地流转了上万亩土地,一次性支付30年租金,加上这些年的设施建设,资金累计投入了上亿元。

  如今,距离牛车河站约5公里处,桃源老祖岩国家石漠公园已成雏形。不久,这里将崛起一座集石漠景象、生态休闲、传统农耕文明及道文明为一体的生态旅行大观园。

  随着怀邵衡铁路、黔张常铁路的相继开通,湘西北地区的交通互联互通逐渐完善,正蝶变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

  湘西在哪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宋祖英的歌里、黄永玉的画里。而在湘西经开区的一些“外地人”看来,湘西的交通条件日新月异,已不再是“神秘深闺”,这里是不比沿海企业发展差的潜力之地。

  曾在北京、浙江等地知名企业工作的汪春华,前年来到湘西经开区,成了傲顿电子科技公司一名副总;来自重庆的王会冬,以娴熟的专业技术成了该公司的钳工组长。在宸睿通信科技公司,来自江西的彭明波,现已成为企业的一名生产主管。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行走湘西北,产业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投资1亿元的远大住工新建厂房投入使用,投资5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顺利完工,投资1.2亿元的华美达酒店、电商产业园投入试运营……今年来,张家界高新区招商引资形势喜人。

  “规划大项目,紧盯大品牌,引进大资本。”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表示,张家界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的高铁“十字枢纽”,将以项目建设增加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供给,更好地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常德立足于泛湘西北中心城市定位,持续多年掀起交通大会战,高速、高铁、航空等跨越式发展,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越发明显,吸引了中国中车、中联重科、加多宝等龙头企业投资兴业。今年前11月,该市3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19亿元。

  目前,常德市正加快四大千亿产业和两大千亿园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从内陆城市奔向开放强市。

  在湘西州首府吉首,一个更为宏伟的蓝图正因高铁而一点点实现。

  用地面积13平方公里的吉首高铁新城正在快速建设中。再过2至3年,一个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的活力新吉首,有望成为武陵山区核心增长极。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表示,要大思路谋划、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吉首高铁新城开发建设,把高铁新城打造成吉首新的经济增长点。吉首要在武陵山四省市边区率先崛起。

  湘西北全面步入高铁时代,制约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已逐渐破解。常益长高铁、张吉怀铁路、湘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后,将最大限度释放高速铁路的辐射效应,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记者 邓晶琎 孟姣燕 肖洋桂 宁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