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央网省网 > 省网新闻

湖南筑牢“扫黄打非”一线“防火墙”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9-10-18 00:0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
原标题:筑牢“扫黄打非”一线“防火墙”

  10月15日,浏阳市沿溪镇“扫黄打非”办公室。

  “嘀嘀”,信息管理员钟伟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这是网格员通过“钉钉”软件发来的报送信息,显示“巡查结果正常”。钟伟点进去后,通过审核,再反馈给网格员。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信息对接链。在沿溪镇,像这样能“观六路”“听八方”的网格员有近400人。

  沿溪镇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目前,我省共有16个全国示范点,227个省级示范点。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发动群众参与、完善工作规范,筑牢了“扫黄打非”一线“防火墙”,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创新:“互联网+”成监管利器

  “扫黄打非”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2017年,浏阳市沿溪镇在启动创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之初,就寻思着如何充分发挥“朝阳群众”的力量。

  “我们最开始是利用微信工作群和微信公众平台搜集信息,发现每天要‘爬楼’,稍不注意信息就被覆盖了,而且工作对接也不顺畅。”钟伟说,于是,开始探索全新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运转模式,以“钉钉”平台为基础,建立了“扫黄打非”“互联网+钉钉网格”系统,实现了线上交办到组(社区)、线下执行到户、责任明确到人、工作对接无缝、信息归档及时、数据投放准确,打开了“扫黄打非”工作新局面。

  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先后组织网格管理员线上培训300余人次。300多名网格员由村民、辅警、志愿者等组成,通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去年共报送信息800余条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60余人次,发现案件线索4条,查缴游商地摊书刊2000余册,使“扫黄打非”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扫黄打非”宣传进企业,是沿溪镇的另一个创新。该镇辖区内的长沙市三知公司,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外观专利的产品国学机,创作录制了通俗易懂的“健康阅读,文明上网”三字经等,并在产品包装内附赠宣传小册,将“扫黄打非”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消费者。如今,该产品已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织网:联防联治走向深入

  黄兴汉是长沙市开福区百善台社区“扫黄打非”的民情员,每天都要到社区附近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发黄色“小卡片”的,报刊亭和小摊小贩有没有售卖涉嫌淫秽、盗版的非法出版物,网吧和娱乐场所里有没有违法违规的现象。他说,“发现问题后,我会及时将线索发送到专门的微信群,通知执法人员检查、取缔。”

  该社区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成立了7个网格党支部。“每个网格由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民情员、监督员、综治员组成。”百善台社区党委书记曾平介绍,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力量,作为巡查、发现、监督“黄、非”问题的重要力量。

  社区还联合文化、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对辖区文化场所联合监管,查出隐患问题多起,关闭存在严重隐患的KTV1家,查处辖区1家未经审批从事出版发行业务的食品店,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扫黄打非’光靠单个部门或单位来抓是不现实的,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实现联防联动联治。”省“扫黄打非”办专职副主任后毅介绍,目前,我省浏阳市、长沙县、涟源市等11个县市区已完成“扫黄打非”基层站点100%全覆盖。

  宣教:开展活动推动入脑入心

  在浏阳市中和镇耀邦故居景区,“扫黄打非”的宣传栏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景区门口还摆放了宣传手册供游客领取。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到红色旅游、家风家训之中,形成了中和镇独特的文化亮点。

  “‘扫黄打非’进景区,已成为外来游客了解中和的一扇窗,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和文化的厚重和民风的淳朴。”中和镇党委书记何勇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扫黄打非”宣传的耳濡目染下,民风大为改善,为中和吸引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

  “‘扫黄打非’工作不能光靠口头宣教,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宣传入脑入心。”后毅说。各示范点也正是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百善台社区,有一支快板队自编自演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在排练时经常吸引众多居民前来观看。辖区内的新竹小学设立了护苗工作站,通过举办“21天养成阅读好习惯”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健康上网。

  在沿溪中学,“扫黄打非”的宣传文化走廊遍布校园,学校开展了征文、书法、漫画、演讲等系列活动,宣传绿色阅读,引导孩子自觉远离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同时,通过1名学生影响父母及长辈的模式,向家长灌输“扫黄打非”的思想理念,“金字塔式”的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通过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打通了宣传教育和市场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我省基层文化市场更加清朗,涉‘黄’涉‘非’问题无处遁形。”后毅表示。(记者 刘燕娟 通讯员 石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