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央网省网 > 省网新闻

诗和远方 美了湖湘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9-08-22 00:0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

  ① 2018年8月12日,花垣县石栏镇“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基地,苗家妇女在制作苗绣。 (资料图片)龙恩泽 摄

  ② 8月15日,张家界武陵源黄石寨景区,奇特的地貌景观和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吴勇兵 摄

  ③ 各校学生支援马王堆汉墓发掘工作。(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④ 4月1日,长沙市浏阳河畔,建设中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⑤ 2018年10月11日晚,株洲神农大剧院,演员在表演大型民族歌剧《英·雄》。(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2018年1月27日,大雪过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在白雪的映衬下宛如童话世界,美轮美奂。 (资料图片) 罗理力 奉棉香 摄影报道

   制图/刘铮铮

  火热的8月,湖南文化事业茂盛生长。4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直逼1.5万人次上限,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旅游市场“热浪”扑人。夜晚的长沙铜官窑古镇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平江沱龙峡漂流、张家界茅岩河避暑……游客热情只增不减。

  从文化产品是奢侈品,到文化大餐接踵而来;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锦绣潇湘”吸引海内外游客;再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诗和远方”互相滋养。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正从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铿锵迈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添彩。

  文化大餐日益丰盛,百姓文化自信与获得感同升

  展览演出丰富多彩、民俗节庆精彩纷呈、网络文化产品随手可得、文艺轻骑兵将优秀作品送到田间地头,饭后跳个广场舞,春节还可自办春晚……湖湘大地,文化大餐丰盛可口。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有过灿烂的时代景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持续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省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重大部署,全省文化系统认真落实,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文化生活显著改善,文化自信与获得感同升。

  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声名赫赫,根植于湖湘文化沃土,创作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今年8月19日,图书《乡村国是》、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那座城这家人》4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成为湖南文艺从高原向高峰奋力迈进的重要标志。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省注重现实题材创作与扶持引导,注重文艺创新。仅全年艺术创作资金投入,就从2014年前的160万元,提升至2018年的2862万元。

  文艺花果,本就为人民培植。“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惠民活动等,将中外文艺精品送入千家万户,激发百姓自身的创作活力,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让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人们也能分享文化红利。从1980年到2017年,我省的文化事业费从0.25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增长了111.2倍。到2018年,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数字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一批省、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相继建成,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082个,60%的村(社区)建起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设施由“有不有”向“好不好”转变。

  文化建设,扶智又扶志,扶贫力度空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快,文化小康实现程度达98.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湖湘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不仅让传统文化新生,更成为人们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随着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583.67亿元,占GDP比重达5.1%,确立了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2017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112亿元,占GDP比重6.2%,约为2004年的10倍,文化产业居全国第一方阵、中西部前列。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显示,湖南位列第7。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则帮助文化产业不断释放发展创新活力,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湖南文化现象”。

  如今,面对形势下行压力,我省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在传统媒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旗下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广告创收依然是全国卫视第1,且新媒体板块发展有力。在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认定中,中南传媒、芒果超媒和电广传媒等3家湖南文化企业进入序列,民营企业代表张家界魅力文旅公司进入提名,被认定企业数量系我省历届之最。

  深闺山水变璀璨明珠,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跨越

  临近开学季,湖南旅游却热度不减。

  张家界武陵源溪布老街上演“七月七摸米女儿会”,中外游客与土家族姑娘对山歌、抛荷包、跳摆手舞,共享土家传统民俗盛会;桂东县、平江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等,成为今夏湖南避暑旅游好去处,溯溪戏水、森林康养,沁人心脾。

  “过去‘老外’游湖南,只有橘子洲、马王堆、岳阳楼‘老三样’,现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湖南从事旅游工作40余年的吴新干感叹,70年来,旅游项目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

  湖南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旅游只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据《湖南省旅游志》记载,1978年,全省接待外国游客不足1.5万人次。

  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后,湖南旅游业开启了从外事接待向经济产业的转变。1980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湖南日报》发表《养在深闺人未识——失落的风景明珠》一文,让张家界山水声名远播。两年后,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立。同时,韶山、南岳、岳阳楼、桃花源等一批景区修复完善。

  20世纪90年代,是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大省的决定》,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努力“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一时间,多元化市场主体开始涌现,“三节”“两会”等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精彩纷呈,湖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旅游精品建设工程,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点中的新亮点。

  21世纪以来,全省旅游业步入快速、提质发展轨道。2006年,我省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2012年,湖南吹响了建设旅游强省的号角。2016年,“全域旅游”按下快进键,我省提出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加快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

  如今,从大美洞庭到悠闲湘南,从神秘湘西到神奇湘东,从景区、乡村到全域,三湘大地处处是景;春赏花、夏玩水、秋摘果、冬养生,锦绣潇湘季季有景。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张家界、崀山、老司城3处世界遗产;有A级景区443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级104家;星级饭店39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9家;旅行社1011家,全国百强旅行社达到7家。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4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55.12亿元,接待人次是1988年的约120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65.08万人次,是1978年的240倍。湖南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230.75亿元,占GDP比重为6.12%。

  2018年,我省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份,入选世界知名旅游指南出版机构《孤独星球》发布的世界十大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锦绣潇湘”旅游品牌愈发闪亮。

  走过不平凡的70年,湖南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也从小众人群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生活必需品。

  文旅融合,让湖湘文化清香远溢、锦绣潇湘更美

  8月9日,立秋后的雪峰山高山台地清爽宜人。“2019中国·花瑶艺术文化旅游周”的重头戏——大型实景表演“南国雪峰·花飞花瑶”闪亮登场,融合了花瑶“讨僚皈”文化和现代舞台艺术元素的演出吸引了四方游客。

  文化先行,深入研究雪峰山范围内的花瑶文化、高庙文化、屈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和宗祠文化,成立花瑶文化艺术团,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扶持文化传承人。同时,结合文化成果开发旅游产业和产品,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实际控制人陈黎明把雪峰山“大花瑶”景区打造成了湖南文旅融合的新地标,成为网红新景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8年10月31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开启湖南文旅融合之路。

  今年初,省文旅厅确定,以“两工程五体系”为工作重点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即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文旅人才培养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现代文旅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现代文旅产业创新体系、现代文旅市场管理体系、现代文旅传播推广体系。

  随着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我省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今年一季度,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79.55亿元,占GDP比重5.75%。上半年,我省启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数据库管理平台建设,截至6月,全省在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351个、总投资达5796.06亿元。文化贸易扩大,1月至5月,全省出口文化产品80.5亿元,同比增长72.9%。

  随着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我省旅游演艺发展势头强劲。大型歌舞《张家界千古情》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场展示张家界历史文化与传说的盛宴。

  更多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和非遗传习场所被纳入旅游线路,全省文物、博物馆开放单位每年接待观众游客约7990万人次。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大王山文旅小镇等文旅集聚区发展,湘赣边和大湘西地区三大环线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战……

  “诗和远方”融合发展,让湖湘文化清香远溢、锦绣潇湘更美。

  名片

  1.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末,湖南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我省全面如期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出台了系列文化发展政策,释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活力,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湖南文化现象”。

  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走:

  率先启动期,湖南出版通过转企、改制、上市,走在全国前列。湖南广电以经视频道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成功激活了老的湖南电视台。“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声名赫赫。

  全面推进期,以2006年6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文化体制改革由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

  深化改革期,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创新体系”。深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省文资委。推动广电、出版新一轮改革,整合重组现有国有文化资源,推动企业更加聚焦主业。

  2.全国重大考古发现,复原光辉“湖南印象”

  早期的中国历史叙事,为人们留下湖南是“蛮荒之地”的刻板印象。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全国重大考古发现表明,从上古时期开始,湖南就已呈现出光辉灿烂的文明景象,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

  1950年10月,省政府设立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着手湖南文物的抢救、保护和管理工作。

  1972年至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惊天现世,一号墓发掘出了1000多件极为珍贵的文物和一具保存完整的西汉女尸,震惊世界,成为我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大发展的起点。

  马王堆汉墓、玉蟾岩遗址、高庙文化遗址、城头山遗址、炭河里遗址、铜官窑遗址、里耶古城、老司城遗址……一系列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成为湖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3.“欢乐潇湘”“雅韵三湘”,文化之乐满湖湘

  2013年起,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在全省开展。两大平台交相辉映,在形式、内容、参与方式上不断创新,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党委、政府“搭台”,为“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办文化。截至目前,该活动共举办文艺汇演近万场、书画美术摄影展584场;文艺汇演参赛节目8.2万个,其中新创节目约1.9万个;培训群众文艺爱好者85万余人次,全省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到1.5万个,成为近年来湖南演出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以省内艺术院团创作和演出的高雅艺术精品剧(节)目为主,适当引进国内外高雅艺术剧目演出。到目前,共演出高雅艺术剧目1300多场,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

  4.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张家界

  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因旅游而兴。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立。如今,作为湖南的旅游“龙头”,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最受欢迎入境旅游目的地等多张烫金名片。

  张家界以武陵源自然遗产观光旅游为核心,以慈利东线观光休闲旅游、桑植西线生态人文旅游、天门山观光旅游为依托,形成了“三星拱月、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

  精彩纷呈的创意营销活动,如翼装侠、漂移高手、高空王子轮番征服奇山异水,国际诗歌旅游节、黄龙音乐季等活动接连上演,助推张家界朝着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大踏步迈进。

  5.“锦绣潇湘”旅游品牌绽放异彩

  20世纪90年代,湖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旅游精品建设工程,连续举办“三节”(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岳阳国际龙舟节、长沙浏阳国际烟花节)、“两会”(南岳庙会、常德桃花源游园会)、“一漂流”(湘西永顺猛洞河漂流),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精彩纷呈。21世纪以来,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9届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锦绣潇湘”旅游品牌建设工程,推动14个市州设立与“锦绣潇湘”旅游品牌相协调的旅游形象口号,开展“锦绣潇湘”旅游品牌新媒体宣传推广活动。2018年,以国际直航城市为重点,我省赴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60场次。同年,湖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份,入选世界知名旅游指南出版机构《孤独星球》发布的世界十大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

  (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孟姣燕 整理)

  见闻

  与时代同频共振,好戏连台

  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刘雨艳

  8月20日,长沙酷暑难耐。湘江西岸的芙蓉国剧场,大型话剧《耿飚将军》剧组正在进行首次联排,冲刺28日的首演。

  今年是我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耿飚诞辰110周年,话剧《耿飚将军》为纪念耿飚而创作。剧本敲定后,导演傅勇凡与耿飚家人在全国寻找演出团队。

  湖南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建制齐全,老中青演员皆有,业务水平也得到傅勇凡认可。在全国一些话剧院团出现演员断层的情况下,这十分难得。加之,耿飚是湖南人。因此,傅勇凡及耿飚家人选择以湖南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职人员为主要创作团队。

  不过,当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时,排练时间仅剩下月余。

  湖南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演员石岗说:“题材大,难以把握。排练时间很短,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台上台下,所有人都全神贯注。

  排练间隙,石岗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进入省话剧院整整30年,近年来,感受到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氛围,大家的业务水平、精气神都起来了!”

  省话剧院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抗敌演剧六队,1953年成为湖南省话剧团,曾在20世纪创下光辉纪录:话剧《枫树湾》引发全国性学演热潮,后以该团演员为主拍的同名电影在全国放映;话剧《世纪风》两次应邀晋京演出,获得中宣部颁发的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水下村庄》参加原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并获第10届文华新剧目奖。

  可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院团陷入了困顿,演员演戏的机会不多,也没什么收入。湖南省话剧团也难逃大势。

  1989年,从话剧班毕业的石岗被分配到省话剧团,还来不及一显身手,就和大多数演员一样,被迫到歌厅演出以维持生计。

  “人心不稳,大家都很迷茫消极。”石岗说,转折发生在2004年,时任团长毛剑锋推进的改革。

  毛剑锋认为,院团不景气,关键是没好戏。他围绕打造原创精品、市场化运作,接连推出《青瓷》《韶山升起红太阳》《万水千山》等多部原创大戏,部部都在全国巡回演出,社会影响和票房收入都不错。

  2012年,转企改制之后,省话剧院又推出了话剧《泉涸之鱼》《十八洞》《沧浪之水》、儿童剧《这个世界谁最忙》等大戏。这些剧目与时代同频共振,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收获了较好的反响。

  演员水平提升,对话剧的理想更坚定,收入也大大改善。石岗感慨地说:“现在排戏,大家抢着上,不怕苦不喊累,哪怕是一个群众演员的角色,都非常认真地研究。让我觉得话剧真的有希望了!”

  今年下半年,省话剧院的行程满满:《耿飚将军》首演后,排演大型话剧《王新法》。紧接着是一年一度的青年戏剧嘉年华,之后是话剧《十八洞》巡演。好戏连台,大家都干劲十足。(记者 龙文泱 孟姣燕 通讯员 周东平)

  口述

  旅游拉近湖南与世界距离

  湖南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剑

  我在旅游业摸爬滚打了33年,不仅走遍了湖南的山水,也见证了湖南旅游业从小到大的巨变:游客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外国游客也为湖南竖起了大拇指。

  20世纪80年代,出门旅游是个新鲜事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旅游从以接待为主向经济型转变。1986年夏季的一天,140名香港游客乘坐广铁绿皮火车抵达长沙。我因会说粤语,被当时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湖南分社抽调来给香港同胞当导游。他们愉快地开启了湖湘6日之旅,我也从此跨入旅游业。

  没多久,我接待的港澳台同胞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游客越来越多。当时,我省接待条件颇为有限,交通也不便。长沙的涉外酒店仅限于芙蓉宾馆、湘江宾馆、华天大酒店等几家,游客乘大巴到张家界要近10个小时。

  1989年冬季的一天,武陵源天子山上飘起了雪,我带着一个34人的台湾团队,从下午3点开始下山,由于客人年龄都上了60岁,足足走了2小时。然而下山后却发现少了2位客人。我急忙原路返回,终于在一个小店门口找到了这两位体力不支的阿姨,又找来两个轿子抬她们下山。

  现在飞机、高铁非常便捷,旅游拉近湖南与世界距离。来湖南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湖南人出游的愿望也与日俱增。

  作为旅游前端行业,旅行社见证了湖南旅游业的巨变。而今,中外游客因张家界、凤凰、韶山等一批旅游名片慕名而来。好看好玩好吃的湖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旅游演艺等层出不穷的新产品让他们停下了脚步。(记者 孟姣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