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VS日本关东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东北的东北军接受蒋介石(一说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不抵抗而致国土沦陷的历史让人感觉耻辱,那么,当时的东北军战力究竟如何?如果殊死抵抗,关东军侵占东北的计划会得逞吗?强国论坛采访了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冯玮。据冯玮介绍,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由于经过了中原大战以及原先家底比较厚实,人员比较多,在华北地区驻扎11万人,在东北地区驻扎20万人,再加上29军,总兵力在40万人左右。关东军的部队在九一八事变前也就是一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大队,总共是1.04万人,其他可以动员的军事力量,包括在乡军人(即退伍军人)一万人,警察三千人,加起来总共三四万人左右,绝对不超过五万人。也就是说,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毫无疑问,东北军是占有着明显的人数上的优势的。
专家:若“死磕”关东军,东北军有可能获胜
冯玮:如果“死磕”,根据实力对比,最终结果东北军有可能获胜,因为它实力好几倍于日军,至少从人数上说多很多。但是有一点情况需要补充,根据绪方贞子《满洲事变和政策的形成过程》中的记述,
虽然东北军人数很多,但是有十几万在关内,来不及马上调往东北。因此,东北军人数虽然是几十万,但是不能把它全部算成可以马上抵抗日军的部队。但是,即便如此,关键仍在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也就是说没有“死磕”。如果“死磕”的话,应该说结果难料,至少不会溃败得这么惨。至少能有效顶住日军的进攻,怎么也撑一下吧。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能否与关东军一战?
九一八事变如何影响日后战局?
日本:九一八事变后认为中国不堪一击
日本从 “9?18事变”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包括它的陆军什么资料,都显示说中国国家四分五裂,国民党腐败,军队没有军纪等等,这是最终使它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敢于不断地在中国扩张侵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点,它确实也是为日本的二战期间的疯狂打下了伏笔和坚实的基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的起因也和“9?18事变”密切相关。因为在1941年9月26号,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了赫尔备忘录,等于是最后通牒,提出四项要求,都是和“9?18事变”直接相关的,或者和中国直接相关的。第一个就是退出所有的中国领土,第二个,只承认国民政府政权,不承认汪伪政权,第三个,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第四,不缔结将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三国同盟条约。
东北资源支撑日本继续扩大对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19.5万余支步枪,5500挺机关枪,1650余门大炮,5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以及大批的弹药、器械、医药、物资等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侵华占领东北后对东北工业资源的掠夺是多方面的,但其重点是掠夺战略物资,特别是钢铁、煤炭和液体燃料等等。1931 年以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伪满统计,1931年为54.2 万吨,占日本进口总数的71%;1932 年为82.2 万吨,占进口的83%;1933 年为95.3 万吨,占进口的81%;1934 年为114.9 万吨,占进口的77%。
除此之外日本还对东北煤炭的大肆掠夺,“九?一八”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煤炭逐年增加:1932 年为1703 万多吨,1933 年为1885 万余吨,1934 年为 2055万多吨,1935 年为 3127 万余吨,1936 年为 4214 万多吨,1937 年达5266万余吨。在日本进口煤中,东北煤占70~85%。这些物资运回日本后,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为日后全面侵华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日本从 “9?18事变”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包括它的陆军什么资料,都显示说中国国家四分五裂,国民党腐败,军队没有军纪等等,这是最终使它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敢于不断地在中国扩张侵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点,它确实也是为日本的二战期间的疯狂打下了伏笔和坚实的基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的起因也和“9?18事变”密切相关。因为在1941年9月26号,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了赫尔备忘录,等于是最后通牒,提出四项要求,都是和“9?18事变”直接相关的,或者和中国直接相关的。第一个就是退出所有的中国领土,第二个,只承认国民政府政权,不承认汪伪政权,第三个,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第四,不缔结将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三国同盟条约。
东北资源支撑日本继续扩大对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19.5万余支步枪,5500挺机关枪,1650余门大炮,5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以及大批的弹药、器械、医药、物资等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侵华占领东北后对东北工业资源的掠夺是多方面的,但其重点是掠夺战略物资,特别是钢铁、煤炭和液体燃料等等。1931 年以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伪满统计,1931年为54.2 万吨,占日本进口总数的71%;1932 年为82.2 万吨,占进口的83%;1933 年为95.3 万吨,占进口的81%;1934 年为114.9 万吨,占进口的77%。
除此之外日本还对东北煤炭的大肆掠夺,“九?一八”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煤炭逐年增加:1932 年为1703 万多吨,1933 年为1885 万余吨,1934 年为 2055万多吨,1935 年为 3127 万余吨,1936 年为 4214 万多吨,1937 年达5266万余吨。在日本进口煤中,东北煤占70~85%。这些物资运回日本后,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为日后全面侵华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何没在东北发现大油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开始对日进行石油禁运,而当时美国是日本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开动了战争机器的日本由于没有战争所必需的石油资源,最终选择铤而走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几十年以后,中国宣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庆发现大油田,日本人当年为什么没有在东北发现油田?
据冯玮介绍,当年日本在东北找油田肯定是找过的,只是没有找到,因为当时的勘测手段和现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曾在原东清铁路沿线的牡丹江、辽宁锦州和阜新、内蒙古的扎赉诺尔以及河北省的丰宁一带寻找过石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最终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
而对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地质大师黄汲清则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理论(陆相生油,资源地学术语,是指陆相沉积条件下的石油资源形成过程。编者按),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却没有找到油田,他们找油技术比我们先进,为什么没有发现,而我们只用了五年就发现了大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这是日本人没能找到大庆油田的另一种解释。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小松直干也认为,除了勘探的范围、密度不够外,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和探矿技术的问题”。
据冯玮介绍,当年日本在东北找油田肯定是找过的,只是没有找到,因为当时的勘测手段和现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曾在原东清铁路沿线的牡丹江、辽宁锦州和阜新、内蒙古的扎赉诺尔以及河北省的丰宁一带寻找过石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最终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
而对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地质大师黄汲清则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理论(陆相生油,资源地学术语,是指陆相沉积条件下的石油资源形成过程。编者按),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却没有找到油田,他们找油技术比我们先进,为什么没有发现,而我们只用了五年就发现了大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这是日本人没能找到大庆油田的另一种解释。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小松直干也认为,除了勘探的范围、密度不够外,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和探矿技术的问题”。
面对苏军,飞扬跋扈的关东军为何不堪一击?
1945年苏军发动“8月风暴”,8月9号起对日军发起攻击,在一周的军事行动中彻底击垮了日本关东军。面对苏军,为何曾经在中国飞扬跋扈的日本关东军如此不堪一击?
冯玮认为,此时关东军已经今非昔比,不是鼎盛时期的关东军。1945年苏军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关东军38个师团全部是二三流部队。日本军队根据战斗力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种师团当时主要在太平洋、缅甸、菲律宾,对美和英军作战;乙种师团主要是中国战区,和国民党、共产党军队作战。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主要是一小部分的丙种师团以及丁种师团。丁种师团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老弱病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所谓的满洲国在当时是属于战略后方, 30年代初的时候日军甲等师团,关东军至少占了三分之一。但是,1945年的关东军38个师团里,除了两三个是正规师团,其他很多都是紧急征召的,有的刚征召2个月,还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战术科目训练都还没有进行。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两三万人。苏军能俘获近60万关东军并将他们押送到西伯利亚,这也是重要原因。
冯玮认为,此时关东军已经今非昔比,不是鼎盛时期的关东军。1945年苏军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关东军38个师团全部是二三流部队。日本军队根据战斗力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种师团当时主要在太平洋、缅甸、菲律宾,对美和英军作战;乙种师团主要是中国战区,和国民党、共产党军队作战。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主要是一小部分的丙种师团以及丁种师团。丁种师团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老弱病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所谓的满洲国在当时是属于战略后方, 30年代初的时候日军甲等师团,关东军至少占了三分之一。但是,1945年的关东军38个师团里,除了两三个是正规师团,其他很多都是紧急征召的,有的刚征召2个月,还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战术科目训练都还没有进行。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两三万人。苏军能俘获近60万关东军并将他们押送到西伯利亚,这也是重要原因。
以史为鉴:现在的日本距军国主义到底有多远?
专家:日本的侵略本性由地缘和文化决定,根深蒂固
冯玮:日本对外侵略的本性是根深蒂固的,从它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日本地窄人广,人口密度非常高,资源非常贫乏,为了满足它的生存,具有一种对外扩张的本性。事实上日本这个国家就是在不断地对外扩张当中形成的。9世纪、10世纪的时候,今天日本的关东地区,仍然是非常蛮荒的,现在的日本就是在对外扩张中形成的。另外从文化上来看,日本有一种称作为日本国魂的东西叫武士道,日本举国称颂的武士道,概括起来就两个词,一个是切腹,一个是复仇,切腹就是自杀,复仇就是杀人。
专家: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已经铲除,但思想依然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开始研究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使它不再成为战争策源地。美国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产生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一军万民的极端民族主义,二是过度悬殊的贫富差距。美国通过改造日本天皇制度,制定和平宪法等措施打破了一军万民的体制,又通过经济民主化的三大举措,降低了日本的贫富差距,目前日本基尼系数只有0.24左右,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以上举措,基本铲除了军国主义产生的制度土壤。但是由于天皇制的保留,导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缺乏一个深刻的反省,这也为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埋下了祸根。冯玮认为,今天的日本不等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本身作为一种体制已经基本上被铲除,但是它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
相关链接:强国论坛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冯玮全文实录
冯玮:日本对外侵略的本性是根深蒂固的,从它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日本地窄人广,人口密度非常高,资源非常贫乏,为了满足它的生存,具有一种对外扩张的本性。事实上日本这个国家就是在不断地对外扩张当中形成的。9世纪、10世纪的时候,今天日本的关东地区,仍然是非常蛮荒的,现在的日本就是在对外扩张中形成的。另外从文化上来看,日本有一种称作为日本国魂的东西叫武士道,日本举国称颂的武士道,概括起来就两个词,一个是切腹,一个是复仇,切腹就是自杀,复仇就是杀人。
专家: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已经铲除,但思想依然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开始研究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使它不再成为战争策源地。美国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产生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一军万民的极端民族主义,二是过度悬殊的贫富差距。美国通过改造日本天皇制度,制定和平宪法等措施打破了一军万民的体制,又通过经济民主化的三大举措,降低了日本的贫富差距,目前日本基尼系数只有0.24左右,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以上举措,基本铲除了军国主义产生的制度土壤。但是由于天皇制的保留,导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缺乏一个深刻的反省,这也为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埋下了祸根。冯玮认为,今天的日本不等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本身作为一种体制已经基本上被铲除,但是它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
相关链接:强国论坛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冯玮全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