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社会新闻

平江不肖生的传奇生涯

来源:湖南日报 日期:2010-11-09 00:0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著名武术家、文学家、革命家向恺然(笔名“平江不肖生”)就永远活在中国文学史上,活在平江百万老区人民的心中。10月30日至31日,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等单位发起,湖南省文联主办,平江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0中国平江·平江不肖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平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美、韩、日等国的50多位研究平江不肖生的知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深入探讨其学术思想和历史性贡献。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赞誉,道出了与会代表的心声:向恺然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黑幕小说”领袖、“留学生小说”大师和“现代武侠小说鼻祖”。

    谈起平江不肖生,平江县委书记彭先政深情叹曰:“先生在武侠文学艺术上的独特建树和卓越成就,是全社会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平江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先生的学术精神和思想,也深深鼓励着老区儿女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行!”

    两度游学日本,《留东外史》开留学生文学先河

   
中国现代留学制度的确立,始于1868年容闳向曾国藩上的条陈。1872年夏末,30名中国幼童赴美国留学,为中国现代留学之始。1896年,13名中国青年赴日本留学,为中国人留日之始。

    向恺然(1890-1957),出生于平江一个富农家庭,自幼天资聪敏,文武兼修,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因清政府废科举,改办学校,便就读于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后考入长沙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留学日本。

    留学,孕生了留学生文学。而开先河的,就是向恺然,作品就是其1914年年末在东京开始创作的长篇巨著《留东外史》。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炳月指出,平江不肖生能够成为中国“留学生文学”的开创者,最主要的原因,应当在于他自觉地将留学生作为认知对象和描写对象,其文学天赋与道德观念的结合使这种创作获得了巨大成功。《留东外史》作为留学生文学的开创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时间序列上的第一个,还在于它在留学生文学的起点上就达到了相当高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留东外史》对于日本风土人情的描写,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日本风土记”,许多认识也是后人难以超越的。

    时至今日,网上依然可以看到电子版的《留东外史》,这意味着100年前的大众小说仍旧保有其可读性。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师中村翠称,《留东外史》成为畅销书,有两大原因:第一,它所描写的题材是中日两国男女的恋爱事件,加上主角是武术派的革命青年,兼有冒险和幽默两大元素,既通俗又有趣;第二,它详细地描写了日本的生活习惯,成为了了解日本社会的指南。

    既是著名武术家,也是民国武侠小说的鼻祖,还是现代武学理论的开创者

   
武侠小说的历史,十分久远。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献,如《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就记载有行侠仗义的故事。我国第一部武侠小说——无名氏的《燕丹子》,更使武侠小说成为中华文坛上一个重要流派。后又有唐人传奇、宋代话本及笔记体中的武侠故事、明代白话武侠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等。伴随着清朝的灭亡,它开始被一个具有新生命力的流派——旧派武侠小说所取代。北京大学教授曹亦冰指出,旧派武侠小说,与传统古代武侠小说最主要的区别,是打破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概括“凡此流著作,虽意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而必以一名臣大吏为中枢,以总领一切豪俊”的框架格局;在艺术上,较为注意追求情节的奇幻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旧派武侠小说,以向恺然、赵焕亭和顾明道为代表,时人誉为“武侠三鼎甲”,而向恺然则为之冠。

    1923年1月,向恺然在《红》杂志开始连载《江湖奇侠传》,至1928年完成,长达100余万字。它的发表,引起了轰动,成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史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

    1928年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将《江湖奇侠传》改编为《火烧红莲寺》,开中国电影武侠神怪片之先河,也引发了武侠文学的创作热潮。当时武侠作者有近200人之多,作品600多部,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

    “《江湖奇侠传》很大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成年人的美丽童话”,复旦大学教授栾梅健强调,“作品中的江湖世界既令人感到新奇有趣,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他对现代侠客谱系的设立,将世俗愿望与审美意象在武侠精神中的有机结合,都对现代武侠小说模式的确立与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曹亦冰剖析《江湖奇侠传》的特点,主要有五:第一,它在内容上,主写侠客义士个人的侠义行为及其境遇;第二,在思想上,不再主张忠君护政;第三,在结构上,较为松散,插叙有余,连贯不足;第四,在情节上,追求奇幻;第五,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比较注重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的描写。

    1923年6月,向恺然又在《侦探世界》上连载其《近代侠义英雄传》,讲的是大侠霍元甲和大刀王五的故事。苏州大学教授范伯群盛赞:“向恺然是一位具有开创性才能的杰出作家。《近代侠义英雄传》是民国武侠小说的奠基代表作,成为屹立于武侠小说之林的一块醒目的里程碑。它以霍元甲和王五为贯串人物,以爱国的挚诚深情和民族的凛然正气为魂魄,塑造了一代气贯长虹、铁骨铮铮的侠客义士、英雄豪杰的群像。”

    向先生也是真懂武术之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回湘筹组国术俱乐部,出任湖南国术训练所教育长,对众多武学著作有所诠释,还出版过武术理论专著《拳术见闻录》、《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等。现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概念、思想,很多是从他那里开始的。他把武功分为“内家”和“外家”,这在古代武侠小说中是没有的。从平江不肖生开始,武侠的描写理论化、细致化了。他还在小说中把“家国之忧”、把近代以来的民族忧患意识加进去。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称,平江不肖生是现代武学理论的开创者。

    上天降下这样一个“不肖之子”,中国的武侠小说终于走进了现代。

    他是资深革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参与者和爱国者

   
向恺然是中国早期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这一爱国学生运动中的骨干。1905年11月,同盟会秘书陈天华投海自杀。长沙各界公葬陈天华。向恺然积极参与公葬活动,被开除学籍。随后他自费赴日留学,寻求救国强民之道。在那里,他结识了长沙旅日同乡留学生王志群。王志群精拳技,尤擅“八拳”,曾力挫日、俄武师。向恺然以王志群为师习武,武艺大为精进。

    1913年,向恺然回国参加了“倒袁运动”,任湖南讨袁第一军军法官。讨袁失败后,再次东渡扶桑,结交中日武术名家,精研武术,练拳不辍,要发扬光大中国武术之瑰宝。1915年回国以后,参加中华革命党江西支部,继续从事反袁活动。抗战中,曾随21集团军转战大别山区。武当杂志社社长刘洪耀、今古传奇文化公司总经理冯知明指出,新生代的武侠写手大作,几乎没有几人能与向恺然先生比肩。他深厚的国术功底,这是金庸先生所不具备的;温瑞安先生虽通晓武术,却没能著书立说;他两度留学,却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向恺然是一个执着的爱国主义者、身体力行的革命家。他大声疾呼:“我真为中华民国的前途着急!偌大一个中国,就听凭袁世凯一个人横行霸道。眼见中华民国的灵魂都没有了。我们顶着民党的头衔,是这样看水流舟,眼睁睁望着中华民国断送在袁贼一个人手里,千秋万世,也要骂我们全没有一些人气。”

    平江一张重量级的文化名片,平江不肖生应该走向世界

   
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教授特别引人注目,他在为《近代侠义英雄传》中之霍元甲事追根。他指出,进一步探查霍元甲素材的来龙去脉,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平江不肖生的创造过程,欣赏他的文学造诣,而且让我们能重新权衡霍元甲人与事在民国初期文化中所拥有的地位。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出场,本身就证明了平江不肖生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汤俏说:“平江不肖生的作品体现了其一贯的民族、家国思想,既继承了湘文化中的独特民俗风情,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厚度。在当今中国武术和侠义精神通过电影电视等作品深为世界所接受、传播的时代,平江不肖生及其作品作为武侠文化的佼佼者,应当广为流传走向世界。”

    刘洪耀、冯知明指出,武侠文学是真正的民族文学。它充分继承了民族文化传统,突出体现了对“家国”和“伦理”两大永恒命题一以贯之的弘扬。平江不肖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武侠文学本身所蕴涵的自由平等观念、个人英雄主义,正与今日之流行价值观有相同的脉搏。要扩大中国文化影响,武侠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代表,是最适合不过的载体。从《卧虎藏龙》、《英雄》到《功夫之王》,中国式武侠的魅力已被世界广为接受。但作家个人的品牌,其推动力度却很小。平江不肖生的作品经过岁月的沉淀,已从流行转为经典,其魅力和文化价值都具备了,是时候将其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推向世界。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肯定平江不肖生,更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包装打造平江不肖生的品牌。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李荣德则希望从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角度来进一步张扬武侠文学。

    对此,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新启深以为然。他坚信,有了广大学者朋友的宣传推介,平江文化这朵生长于深山的幽兰,一定会走出山门,向全国和全世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