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中央环保督察专栏 > 媒体聚焦
东洞庭湖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候鸟群集
春日洞庭,水光潋艳,草长莺飞。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十余头江豚结伴跃出水面掀起阵阵浪花;湿地深处,麋鹿呦呦呼朋引伴,候鸟翩翩,往北而飞......这幅野生动物“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见证了岳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野生动物称得上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背后反映的就是生态环境的变化。
数据表明: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鸟22.64万只,2021年达到了28.82万只,所记录鸟类数量及种类为近十年之最,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巩固。野生麋鹿亚群由2012年的65头,增加到2020年的210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达到120多头。
洞庭湖作为湖湘儿女的“母亲湖”,其保护状况也可以集中反映“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的攻坚之战的成效。3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守护好一江碧水”为总遵循,认真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施治,构筑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亲的生态家园。
科学规划,精准管理是东洞庭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优,将不具备保护价值的人为活动密集区域调出自然保护区,把江豚活动区域调整为核心区,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同时,强化法治保障,出台《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建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保护区管理站设立了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有力有效严格保护好洞庭湖生态。
我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对东洞庭湖候鸟种群数量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保护区核心区大、小西湖及壕沟实施封闭管理,通过科学调控水位、禁止人员进入、禁止捕捞活动等手段强化有效保护。大小西湖封闭管理模式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入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的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为系统修复东洞庭湖受损生态,我市积极争取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退耕还湿等多个项目,高标准开展林阁佬巡护监测点湿地洲滩生态修复、采桑湖、蓄水湖等退养还湖、沉水植被恢复,洞庭湖“空天地”一体化视频监控,杨树清理迹地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治理工作。目前,生态修复杨树清理迹地11000多亩,整治修复岸线3公里、洲滩10处,完成11处人工促进湿地修复,生态修复湿地面积4525亩。同时,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建设麋鹿迁徙廊道24.00千米;生境岛1.10公顷;隐蔽地126.42公顷。
同时,我市不断强化科研监测,加强生态保护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市不间断的开展以鸟类、麋鹿、江豚、植物等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收集掌握了东洞庭湖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数据及变化趋势;与中科院、中科大、中南林等合作开展了“物种100”项目,对雁类、小天鹅等鸟类及麋鹿的卫星追踪研究,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科学规划与保护提供支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科研优势,承担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麋鹿救护与繁育、水鸟同步调查等科研项目。
生态保护注重宣传先行,确保形成合力。我市以节会举办凝聚保护共识,成功举办洞庭湖观鸟节和“护鸟飞”宣传活动,有效扩大了岳阳“观鸟之都”生态品牌效应。同时,以“生态课堂进校园”为载体,引导青少年保护湿地。保护区在朝阳小学等7所学校开设生态课堂,与华容二中等6所学校共创“自然学校”,与明德小学联合编写的《我爱洞庭母亲湖》列入教育部生态教学的参考教材。
我市还不断完善保护站点建设,加强志愿者平台建设,在湖区发展护鸟协管员50余名,联合公安、武警、非政府环保组织等共建了候鸟保护点,成功构建了联防共管、群防群控体系,联合部门、NGO组织、协管员成功救护受伤受困鸟类500多只,受伤受困麋鹿30多只。将生态保护由部门的“独角戏”,变成了社会的“大合唱”。(本报记者 刘志恒 摄影 姚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