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让人疑惑。特别是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出现一方面“招工难”另一方面“找工作难”的现象。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在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在一批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另有一批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在“用工荒”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迫切需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就业难”则反映出劳动力结构失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等,如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部分高技术人才又期待较高的待遇而犹疑不定;普通求职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的职务,但又不愿从事相对比较低端的工作,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找工作难也就难以避免。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
目前我县劳动年龄段内(女16-55 周岁、男16-60周岁)的劳动力有491694人,占全县总人口1087100人的45.23%。劳动力总量中,男性为270943人,占55.1%,女性220751人,占44.9%;农业人口475418人,占96.69%,非农业人口16274人,占3.31%;年龄在41―60周岁的居多,有249181人,比例为50.6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400426人,比例达81.44%;且技能水平较低,有专业技能的仅占8.6%。
全县劳动力中就业人数为335366人,就业人员中男性196148人,女性139218人,男性就业率比女性高出9个百分点;本地就业171852人,市外省内就业23033人,省外就业116361人。第一产业就业82654人,占24.7%;第二产业就业187592人,占55.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120人,占19.4%。
(二)、我县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特点
一是劳动力资源主要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为475418人,占全县劳动力总量的96.69%。
二是劳动力跨地转移就业数量可观。调查表明,我县劳动力在市外省内就业23033人,省外就业116361人,两者合计占已就业人数的41.56%。在跨地转移就业中,主要以亲友引导和产业聚集为主实现,其中有40.65%的农民工外出就业是通过亲友介绍的,外出目的地是在外亲友所在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占到省外就业的77.2%。此外,食品加工、运输、装卸、装饰等行业是平江的传统产业,这些行业聚集了大量平江人,如河南郑州就以熟食行业为核心组建了郑州平江商会,平江在郑州的就业人员已达1万多人。
三是兼业现象普遍。现阶段,我县部分就近转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大都采取了“兼业”的就业形式。调查显示,已就业农村劳动力中,“兼业”就业形式的占总数的23%。“兼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是亦农亦工亦商人员,他们农忙时脱鞋下田种植,农闲时洗脚上岸打工经商。“兼业”的就业方式使农村劳动力有双重身份,只要企业不景气或外出找不到工作,他们就回流土地上来,是农村典型的灵活就业人员。
二、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从我县经济形势看,2014年我县经济增长7.6%,近十一年以来首次下滑至个位数增速,同比下滑了2.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以来全国经济自身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人才、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方向分布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县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9.4%,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比率高达50%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发展第三产业是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县第三产业正当其时。
3、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2004―2014年的10年间,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4年的22.3%持续上升,至2014年达到55.9%,上升了3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4年的17.7%上升至2014年的19.4%,上升了1.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则由2004年的60%下降至2014年的24.6%,降低了35.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在十年就业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4、就业的总量压力扩张。虽说我县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2010年我县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5%,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就业的总量压力依然不小,尤其要注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等三个方面。在市场就业机会平衡的状况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近3年有所加剧。
三、对策与建议
1、转变就业方式,强化资源开发。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关注。解决我县劳动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需要多方努力,更得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顺利实现体面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2、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首先,在总体布局中要体现“就业优先”。通过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拓展就业空间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上,着力发展就业容量弹性最大的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产业,引导发展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服务性行业。在经济形式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企业类型上,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微小型企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3、促进就业政策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一方面要在推动与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下工夫,包括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形成放开搞活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在推动与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上下工夫,包括研发、信息、科技、物流、金融、咨询等智力密集型领域,实行鼓励支持创新研发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推动发展中,要切实落实相关的便利工商登记、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要主动跟进,在小额贷款、就业资金扶持、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条件,引导劳动者进入这些领域就业创业。
4、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建设一批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就业集中的新型城镇,增强城镇就业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