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全镇农业产业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以水稻种植为主,油菜种植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农业发展优势
(一)地理优势
伍市镇位于平江县西部,与汨罗市接壤,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辖34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8.3万人。伍市是农业大镇,境内以冲积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土质以砂壤土、壤土、黄壤土为主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尤其适合优质水稻、油菜的生产发展。全镇耕地面积71331亩,其中水田面积57600亩,粮食种植面积12483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高达62750吨,有时丰片、栗山片两个万亩示范基地,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攻关示范基地占地200余亩,是全国20个示范点之一,伍市镇素有“平江粮仓”之称,是平江优质稻生产基地。
(二)区位优势
伍市镇位于平江的西大门,临近京港澳高速平江西出口,武广高铁东侧,紧邻省会长沙,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地处“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区,长沙、南昌、武汉中部城市圈的“金三角”,536国道、308省道和平益高速横贯东西直达修水、益阳,京港澳高速纵穿南北直达长沙、武汉,形成了“三横一纵”的交通网格,距京广高铁汨罗站10余公里,距长沙霞凝港、岳阳城陵矶港、黄花机场70公里,水、陆、空交通互通互融,区位优势明显。
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品种混乱。
由于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经营格局,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特别是插花种植现象严重,混收、混储,优质不优价,也影响了优质水稻和油菜的发展。
(二)生产经营粗放。
由于近年来粮价持续低迷,种粮效益较低,甚至亏本,因此,粮食大面积种植中农民种植和投入的积极性较低,随意种植,耕作管理粗放,导致种粮科技含量低,突出表现在肥水利用率低,难以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产量潜力,导致粮油质量不高、不稳定。
(三)生产与企业间缺乏有效链接。
我县没有大中型专用粮食加工企业,多为小型加工厂和流通企业,他们的经营理念只是偏重于外观质量,忽视了优质粮食的内在品质,既不能衔接生产基地,又不能满足市场对质量的需求,因而对优质粮油产业的生产和利用起不到拉到作用。而以往农业部门只注重生产,与粮食加工企业联系不紧密,从而形成产、收、贮、加、销等环节脱离。
三、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长时间差,利用部分农田,采用水旱轮作方式,大力推行“水稻+油菜”接茬轮作,鼓励农户在水稻收割后对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菜油,让“冬闲田”变为“增收田”“景观田”“效益田”,切实提升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一)标准化农田建设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在片区重点选择一批优势基地,按照田块成方、沟渠配套、林网密布、涵闸通连等要求,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稻田。重点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坝区的低产田基本实现园田化,丘陵山地的低产田基本实现梯田化,以促进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原则上在连片规模200亩以上的田块进行建设,达到干、支渠道“三面光”,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抗旱机电井分布合理,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道路布局合理,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业,田面平整,耕层较厚,土壤肥沃。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水稻优势区域加强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完善现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基层推广队伍服务能力和手段,扶持建设稻区水稻生产专业服务站和流动服务点,为农民提供集中育秧、整地、插秧、专业化防治、收获等服务。主要内容是建设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再教育和培训体系,配备和完善技术服务设施,扶持以育秧大户、机插、耕整、收获大户为主的各类水稻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3个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扶持3个水稻生产服务站和20个水稻育秧机插大户。
(三)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框架下建立水稻、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依托现有的专家技术团队,围绕水稻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水稻、油菜绿色防控和品种改良的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水稻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水稻、油菜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面向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
四、农业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农业农村部下发文件,结合伍市镇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明确伍市镇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乡村就业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40%。
——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 3.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 5000万元。
——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000人。
指标 |
2025年 |
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亿元) |
30(包括工业园企业) |
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万人次) |
10 |
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万元) |
1000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亿元) |
3.5 |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万元) |
5000 |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人) |
1000 |
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人) |
5000 |
五、发展措施及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村两级保障机构
成立由镇农业农村办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种植业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优质稻、油菜种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推进优质稻、油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村要成立相应的协调服务机构,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确保产业化有序高效推进。
(二)加大扶持力度,构建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新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扶持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和农户种植补助、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鉴定等工作;构建促进优质稻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合作社自身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与省、市院校及科研单位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广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风味好品质优的品种。二是加大机械化种植补助力度,优先扶持水稻机械化种植,加大财政引导资金的投入,每亩优质稻种植奖补250元,调动合作社和大户优质稻种植积极性,快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
(三)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努力培植合作社核心竞争力。广泛引进管理 、经营、技术人才,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要以质量创品牌、以广告宣传塑品牌、以市场闯品牌、以信誉保品牌,把合作社的品牌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努力提升合作社科技水平。要在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提搞产品附加值上下真功夫,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引进粮食先进加工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在营养、口感、形态、包装等方面突出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者。使合作社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四)健全种植业风险保障机制
优质稻种植技术要求高、投入大,遭遇极端天气影响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需建立和完善种植业灾害保险机制;政府补贴鼓励农户购买种植业保险,提升农民抵御抗风险能力,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
(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土地流转
按照优质稻种植的特殊要求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集中发展50-100亩的种植大户300户,500-1000亩的专业合作社10个;形成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的现代种植基地,实现基地聚集效益最大化。
(六)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保障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伍市镇产业能否高质量跨跃发展,取决于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一是进一步强化我县种业技术团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形成粮食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作用。二是聚合县乡现有农技人员,成立优质稻种植技术指导服务机构。邀请省市种植业专家对县、乡农技员培训提升,制定优质稻种植技术方案并执行。三是培养本土技术能手,通侔旒际跖嘌蛋嗪吞锛涫档刂傅枷嘟岷系姆绞剑嘌当就梁献魃绺涸鹑恕⒅种泊蠡В盟锹氏瘸晌胖实局种膊荡啡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