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南江镇“十二五”规划

来源:南江镇 2013-06-24 00:00
| | | |
南江镇位于平江县东北部,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距县城43公里,与岳阳县、湖北通城县、江西修水县毗邻,106国道和平汝高速贯穿南北,S306连接东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6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镇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继续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11.6亿元,比2005年的8.6亿元增长18.6%,年均递增6.16%,其中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12万元,比2005年底的478万元增长132%,年均递增率为18.39%。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粮食、畜牧养殖、林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格局。一是粮食持续丰收。全镇粮食种植面积为61576亩,年产粮食稳定在2.3万吨以上。二是经济作物增长较快,油菜籽由459吨增加到886吨,水果由 462吨增加到540吨,茶叶由65吨增加到78吨。三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生猪出栏由44783头增加到57261头,肉牛由12100头增加到14559头。三是造林绿化成效显著。5年累计造林1.5万亩,2010年底全镇有林地面积17559公顷,森林覆盖率44.16%。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绝缘材料、矿产和食品、建材为重点,实施了一批对全镇经济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工业项目。2010年,全镇企业发展到1962家,比2005年增加665家,企业总产值3.8亿元,增长7.8%,创利润7600 万元,增长 46.6%。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有非公有制企业1929家,年产值达到3.2亿元,从业人数11226人,比2005年增加7348人。私有企业年产值过100万元的26户,300万元的 15 户,过500万元的5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S306线和106国路南江段升级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通平高速公路南江段建设全面启动,南虹、南石、南大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完工,构筑了南江二纵四横的大交通格局。农村公路硬化工程进程加快,全镇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5%,通组公路硬化率达10%左右。完成了阜山、中坪、桥西等23个村的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11万伏变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大江洞水库处险和山爪龙、沙塘两座小二型水库处险,投资180万元完成了万家、阜山等6个村、3000多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350万元完成南江集镇自来水厂改造。
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全面加快旧城镇区域的改造,千方百计推动宜居新城创建。投入资金2051.1万元,对集镇进行改造。2010年城区人口达到3.1人,比2005年增加了4500人,城区面积扩大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1.5个百分点,在全市重点中心镇中名列前茅。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资160多万元新建了幕阜卫生分院和完成中心卫生院门诊住院大楼改造,投资610万元对石浆中学教学楼、平江四中食堂、露江中学食堂进行新建和改造。全镇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为98%,99.8%。村级有线电视发展10个,卫星接收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5%,镇区文化娱乐场所发展到21家。全年进入社会最低保障人员达143人,“三院”老人生活安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和68%。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招商引资规模小,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转变群众发展观念措施办法不多,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维稳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一 )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诚信、和谐为基础,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旅游活镇、商贸旺镇、工业兴镇”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新南江。
( 二 ) 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5.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8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年均增长1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
社会发展。全镇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 99.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应保参保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人民生活。全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年均增长10%。
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66%,集镇绿化人均达8平方米。
( 三 ) 发展重点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做强“养殖产业”。主要是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建设6~10个500头以上的中型养猪场,500个100头以上的小型养羊、养牛场;加大现有水面的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水库网箱养鱼,山塘养虾、蟮等水产品的精养,不断扩大全镇养殖业的规模。二是做大“特色农业”。依托幕阜山独特的高山气候,分别建设每个600亩以上的反季节无公害淡季蔬菜基地、高山云雾茶基地和野生中药材开发基地。三是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立足农业资源丰富优势,鼓励引导工商企业、外地老板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传统优质产品为重点,精心培育一批名牌优质产品;以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为骨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促进加工业有突破性的发展。四是活跃农产品流通业。积极培育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规范化的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购销大户及经纪人等从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营销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产供销信息服务网络,拓展农产品营销工作。

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重点做好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扩大集镇规划面积至5.8平方公里。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以城带乡,在幕阜大道、南江大道及南昌路两侧建设商品房走廊,活跃第三产业。二是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着力完善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管理,创建市级文明卫生城镇;加快小城镇开发步伐,提升城镇功能。三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完善农村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再在幕阜大道上兴建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农贸市场。拉动农村商贸繁荣。加快向县内一流镇级市场方向迈进,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南江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加快镇工业小区的建设。在距镇中心2公里的浆田村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l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二是加快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促进重点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促进重点企业特别是岳阳震宇科技有限公司、湘北云母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确保每年新引进2个以上的规模企业,到“十二五”末,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把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产业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投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垃圾综合处理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要继续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禁挖长石,绿化公路、屋场,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南江。依托岳阳楼的名胜古迹、平江县的红色旅游和幕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积极打造大江洞水库水上乐园、长潭温泉、蔡海漂流、百合避暑山庄、张师山等景点,全面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农家乐、采摘游、登山游、民谷游、观光游,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
全面实施民心工程。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加快通乡、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加快改善浆田小学、露江中学等4所学校的教学条件,新建南江医院住院部综合大楼。加快城镇防洪堤、污水处理厂、垃圾场、11万伏变电站等工程建设。二是完善以“一站”、“一院”、“三室”建设为重点的镇村公共服务网络。“一站”是新建镇文化站;“一院”是敬老院,确保在2011年6月底完成新的敬老院建设,实现70%以上的集中供养目标。三是强化社会保障。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及大病救助等“两保四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确保群众参合率100%,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争取推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三、保障措施
( 一 ) 加强领导,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
规划在依法经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要做好与年度规划的衔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十二五”规划需要调整时,必须通过法律程序,经镇人代会审议批准。
( 二 )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商品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制度,进一步完善造林绿化机制,建设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依法调处山林权属争议。继续开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领域。进一步完善和拓展镇三农社会化服务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建设,健全农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
( 三 )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二是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合体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发展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三是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综治维稳工作为重点,完善创新信访和维稳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努力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