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提出了“工业主导”的发展战略,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订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主要指标大幅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4.3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63亿元、20.3亿元,年均增长41%、35%。二是经济效益明显增加。2009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亿元,实现税收2.8亿元,比2005年增加1.72亿元、2亿元,年均增长34%、37%。三是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2025家发展到2009年的2886家,其中规模企业从57家发展到134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从10家发展到19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从10家发展到64家;工业从业人数从2005年的64580人增加到79645人;二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0.9%提高到2009年的39.9%。四是企业素质逐步增强。全县拥有免检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1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19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5种,有50家食品企业取得QS认证,100多家企业获国家质量体系认证。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机遇
——国际环境。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入世”承诺基本兑现,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新一轮生产要素重组已经开始,为我县工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县工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国内环境。国家先后实施加快东部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造就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平江处于“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的辐射重合点,处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中间节点,具备融入“两带”、依托“两圈”的地理优势。同时又是国贫县,既享受国扶县的政策,又享受西部优惠政策,这有利于争取国家实质性政策和项目支持。
——内部环境。平江蕴藏着丰富的地表和地下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20多种,甲长石、云母、石膏、黄金等储量丰富;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生态良好。随着高速公路、国省道的全面建设和通乡通村公路的大力推进,一个通畅便捷、支撑有力的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另外县城提质扩容步伐明显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电力、水利、通讯网络建设全面加强,为我县工业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三、“十二五”时期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与重点
(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市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改革动力,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工业招商方式,加大承接转移力度,新上重大项目;主攻优势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建设特色园区,突出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平江工业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在2009年基础上,年均增长30%,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年均增长30%,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55%以上,比2009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06亿元,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的90%,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50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20家,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5家以上,过5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过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过5000万元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力争1家企业上市。
2、工业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工业项目五年累计投资70亿元,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其中主导产业规划项目210个,投资30亿元;传统产业规划项目30个,投资10亿元;新型产业规划项目20个,投资28亿元。
3、优势产业集聚形成规模。通过市场导向和重大项目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快速集聚、企业向园区高度集中,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到2015年,全县三大优势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0%以上,其中食品加工、机电轻工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亿元、35亿元;工业园区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突破70%。
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例达到25%左右;在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电子光伏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授权量达到120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由3个增加到12个;高新技术企业由2家增加到15家。
5、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新投产工业项目用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达标率在96%以上,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2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20-25%,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削减率为3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100%。
6、社会效益不断增加。到2015年,工业就业人数达到12万人以上,年发放社会工资突破20亿元。
(三)发展重点
1、做优一个平台。即做优平江工业园区这个工业发展平台。2015年,一园三区开发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3000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40亿元,税收达到1.4亿元。其中,伍市工业区:开发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固定资产金额达到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年税收总额超过1亿元。寺前工业区: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8000人,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亿元,年税收达到2000万元。天岳工业区: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5000人,固定资产总额达到4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亿元,年税收达到2000万元。
2、做强两大产业。一是机电轻工产业。到2015年,机电轻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年递增在30%以上,完成增加值35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利税8亿元。打造汽车产业园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力争销售收入过10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过5亿元以上的企业2个,过亿元企业10个,过5000万的企业20个;机电轻工产业集群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集群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重点产业集群内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健全完善,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重点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培育一批优质产品和质量过硬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和打造一批国家省市名牌。二是食品加工产业。到2015年全县食品产业培育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规模食品工业总产值80亿元,保持20%以上的递增速度,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利税10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全县食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1家,过5亿元企业3家,从业人员6万人,带动10万城乡居民致富;发挥特色优势,力争培育省级品牌10个,国家级品牌2个。努力争取培育湖南省休闲豆制品产业集团、湘味面粉熟食产业集团。整合资源力争近五年有一家企业到创业板上市。
3、做活三个产业园。一是坤宇汽车产业园。力争到2015年投资达到11.9亿元,占地1752亩,年产值达到110亿元,创税达到10亿元,把此基地打造成长株潭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承接地,打造成平江工业跨越发展的主要引擎。二是军民融合产业园。以湖南南岭澳瑞凯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为核心,重点引进军转民用产品生产企业进驻园艺示范中心,到2015年,形成一个占地2000亩以上,拥有企业15家以上,年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创税2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三是物流配送园。充分发挥三阳乡上坪村临近通平高速、伍市镇临近京珠高速的地理优势,建立平江工业物流配送园,实行资源共享,节约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快速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
坚持把贯彻工业强县、促进工业发展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形成合力扶工兴工之势,将本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引导企业投资。完善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的协调。支持企业上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好项目、大项目。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激活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充分调动非公有投资者的积极性,鼓励非公有经济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县政府逐年增加工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奖励税收贡献大、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三)狠抓招商引资
注重引进高技术、高成长性、高产业关联度的好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作,实现“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注重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设备、重要原材料和管理、人才并重转变。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上有大突破,在引进大项目兴起大产业上有大进展,实现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
(四)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和管理,狠抓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产出率,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投资项目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从注重优惠政策招商转向注重优质服务招商。加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力度,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备,建设集技术培训、创业辅导、法律服务、财务指导、信息咨询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培训基地。完善人才管理档案,疏通交流渠道,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企业权益,体现民间性、中介性的特点和自律性、服务性的功能。强化行业协会的对外经贸协调和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