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丨宁乡:向“新”求“质”有活力,凭啥高招?

来源:人民网 2024-07-29 18:11
| | | |

走进落户在宁乡的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拥有智能“大脑”的生产线正快速运转,该生产线能实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两项核心工艺在一台设备中完成,年产量可达上万吨。单位能耗、生产成本、设备投资均可降低30%以上。

“企业研发团队由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毕业的本、硕、博专业人才组成,涵盖工艺、机械、计算机控制等各个专业。”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拥和介绍,依托人才优势、借助自建的研发中试平台,企业确保了生产的新能源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近年来,宁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提升现代化中试能力,大力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通过全方位支持企业搭建中试基地,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飞翼股份办公楼。宁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培育企业向“新”

“膏体流变特性测量、絮凝剂选型配比以及静态、动态沉降模拟实验,都是我们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前不可缺少的环节,需依托中试基地来完成,使科研团队在研发中能反复多次进行模拟实验。”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富兴介绍道。

作为能为各类矿山提供膏体充填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企业,飞翼股份从10多年前布局矿山固废膏体充填领域以来,就一直坚持技术、产品的自主创新,并通过中试基地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膏体充填系统核心设备的自主设计、制造。

什么是中试?为何中试基地重要呢?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试验,被视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而属于“冷门”行业的矿山固废膏体充填领域,企业能否自行进行中试决定了营收、利润的多少。

李富兴向记者解释说:“我们的膏体充填系统如不进行中试直接给客户安装,光系统调试短则几个月、长的要几年,还不包括管路泵送测试能力、充填中膏体特性变化等因素对矿山带来的各种变量,这些都将增加企业的时间、资金成本。”

让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往往需要多方努力才能促成。

宁乡经开区管委会、宁乡市科技局在掌握飞翼股份生产、研发情况后,多次上门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借助国家、省、市政策帮其申请相关支持,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建成占地2570平方米的湖南省矿山膏体充填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凭借该中试基地的硬件优势,飞翼股份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40多家国内矿山工程研究领域顶尖院校,以及院士、专家开展紧密的技术交流与战略合作,实现尾砂浓密全过程模拟实验、数字孪生智能充填等多项技术创新。

飞翼股份在宁乡的成功转型让做好帮扶工作的政府尝到了“甜头”。近年来,引进国内外优势产业链企业落户,发现制约企业发展上的难点、堵点,培育落户宁乡的企业做大做强,已成为宁乡市委、市政府抓产业发展的几件“头等大事”。

“我们成立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宁乡重点创新型企业基本情况、研发领域、研发资源、成果转化等进行摸底,针对企业在发展上的不同情况进行清单化梳理,逐一给企业提供政策、高校、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宁乡市科技局副局长何平说道。

2024年,宁乡经开区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对获得“国字号”的产业创新中心给予100万元大奖;对当年度认定为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五首”产品的企业,每项奖励20万元。宁乡高新区则出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新人才引进。

目前,宁乡市多个政府部门间正构建起通力协作机制,通过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校企对接服务、实施“科创桥”计划等方式,让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惠及到当地企业,让企业在宁乡积极投身创新研发。

三一重起园区。宁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助力企业求“质”

伴随着机器运转声,走进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对新能源起重机进行组装及调试。2021年,三一重起成立电动化子公司及电动化研究院,以客户需求及施工场景为导向,推出拖电、混动解决绿牌及续航焦虑,纯电致力低碳环保零排放,实现三大技术路线全覆盖。

“研发上我们正打造自己的‘护城河’,借助技术创新为全球客户提供节能环保、操控性优及舒适性强的产品。”电动化研究院副院长陆浩介绍,研究院通过大数据对整车工况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电动化三电器件选型及性能最优解。

而要实现产品创新研发关键在于人才、企业与市场需求的结合。2022年,三一重起牵头成立湖南省智能起重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进行项目研发攻关,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时间不等人,创新更不等人。

看到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急缺的难处,宁乡市立马对接、组织三一重起走进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校,匹配专家教授进行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借助政府建立的高端科研人才库,积极联系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陆浩表示:“凭借研究院和政府的助力,我们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依托项目制提出需求,让科研院所、高校自主选择研发,再利用企业中试基地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智能化、整车控制软件、液压传动上的创新突破。”

随着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最佳帮扶方式,宁乡搭建起政府、人才、企业三方紧密合作的“科创桥”计划,围绕产业布局及技术需求清单,建立了包含350个专家团队的高质量人才库,为企业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今年上半年,宁乡市政府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湖南工学院等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院所与落地宁乡的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宁乡正通过一系列“动作”来吸引研发团队和创新企业在当地形成产业聚集。

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要想成功“突围”、脱颖而出,既要苦干实干,还要会干快干。

宁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秀康说:“6月初,宁乡通过《支持建设与开放中试基地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为的就是加速先进技术在宁乡转化落地,让落地企业在宁乡有发展、有前景、有奔头。”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连片的厂房。宁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布局新产业抱“团”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连片的厂房位于长张高速路口宁乡互通附近。从2017年中伟新能源落户宁乡经开区以来,在这里逐渐形成多材料、多技术、多工艺技术生态体系,实现全面协同产业发展。

“企业实现技术领先的秘诀就是研发。”中伟股份研究总院首席专家訚硕介绍,他所在的研究总院成立6年多时间,研发人员已接近1600人,从2020年至2023年底,累计研发投入超30亿元。

中伟一大批新能源领域的科技成果在研究院实现技术突破后,便交给研发中试车间进行小批量生产,从中发现量产后的化学原料融合稳定性、产品质量等问题,研发人员再逐一解决,最终实现产品在车间快速批量生产进入市场销售。

訚硕表示:“我们的研发中试车间能将设备运转的数据,全部在线自动采集到系统,再通过后台运用数据建模来做模拟仿真加工,改变传统研发模式和创新模式,缩短量产实验时间、制造流程的同时,还能减少成本和不必要的差错。”

突破瓶颈、解决痛点、链式布局,才能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弗迪电池、邦普循环等一大批先进储能产业企业落户宁乡,并在这片沃土上获得良好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宁乡市储能材料产业总产值近600亿元,约占湖南省储能材料总产值的一半。

湖南泓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000吨的磷酸盐正极材料中试线,6个月时间便完成设备和实验室仪器安装、冷试、带料调试;湖南钠邦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试基地启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线运转,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万吨级生产线建设,2025年完成聚阴离子型产品万吨级产线建设……

如今,宁乡已形成从正极前驱体到正极材料、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及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这一成绩离不开宁乡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谋划布局,当地依靠优质营商环境,促推了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宁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宁乡正助力企业搭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来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楚天科技中央技术研究院、湖南精量重工科技大型精密绿色铸造中试基地、德国克力宝PUR热熔胶亚太研发中心……随着这些创新研发机构、科创中心在宁乡签约并完成建设,将有望提升企业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创新永远只能争第一,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宁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颜晓明表示,“我们将围绕新兴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让落户宁乡的企业形成聚集效应;并助力企业利用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目前,宁乡正积极推动先进储能产业链上42家企业共同组建湖南省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创新联合体;完成邦普循环、中科星城石墨等14家企业研发中心申报认定备案工作;挖掘能面向社会提供市场化服务的中试基地储备项目……

布局新兴产业、聚焦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宁乡将持续培育和引进一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好“延链、补链”的文章,让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力量实现无缝对接,借助中试平台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总策划:吴齐强

本期统筹:彭应兵

文字作者:林洛頫

出品: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人民网湖南频道

投稿邮箱:rmrbkhdhnp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