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取得重要科学发现和原创性创新成果的293个项目(团队、人选)受到表彰。
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殷殷嘱托,围绕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推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取得实质性明显进展。
“科技湘军”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挺进科技前沿,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完善基础研究战略布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科技湘军”,以献身科研的初心,在科技的源头和底层发力,打开科技创新的“总开关”。
国际上新兴的研究热点非交换分析,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提供数学理论基础。中南大学的相关研究被评价为“重要贡献”“最佳结果”。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对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需求迫切,该技术也是世界各国硬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湖南大学相关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极大提升识别性能”“显著降低计算代价”。
这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都来自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我省基础研究非常重要的大本营,得益于该中心研究成果的帮助,多个领域获得突破。北斗定位技术成功运用于轨道交通施工机械设备智能化改造;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研究运用于“鲲龙500”海底采矿车,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钢板生产坯料设计优化,为企业创造效益超4亿元。
经过一个个创新团队的不懈努力,材料、装备、生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成果。国内第一个设计、制造、检测全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镁合金仪表板骨架,仅重4.3公斤,比原始钢制件减重50%以上;高压水射流金属表面清理成套技术装备攻克钢铁行业无酸除鳞世界技术难题;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培育一系列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优良鱼类……
从“0”到“1”结新果,“科技湘军”源头供给越发给力。
擦亮“三超”“三深”名片
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系统为C919保驾护航,麒麟信安操作系统担当神舟十四号“最强大脑”,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填补世界空白,国内首套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成功试飞……
过去一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94项,120个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技术389项。
在国际竞争的关键变量和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科技湘军”从未缺席。
“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作为首要使命,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发力。
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大海去。实现世界首台套330kV海上风电变压器等多个首台套产品一次研制成功;“海牛Ⅱ号”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纪录,“海牛Ⅲ号”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
科技点亮星空,灼灼生辉。从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关键材料,到神舟系列飞船设计,从“四轮三轴”月球车研制,到“太空养蚕计划”科学实验,湖南一直在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源于湖南。
科技向地球深处发出信号。“广域电磁法”将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探测的深度延伸到了地下8公里,担起深地探测重任。
赫赫有名的还有超级杂交水稻、“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科技湘军”把以“三超”“三深”为代表的湖南创新名片,擦得越来越亮了。
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提升耕耘
春天来了,又到了春耕备耕的时节。古丈县科技特派员张夏带着满满一车有机肥,来到该县鲇溪村,教农民育苗备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科技特派员的身影。“科技湘军”为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提升默默耕耘。
“无人驾驶的未来,起点在长沙。”百度副总裁、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尚国斌这样评价。早在2019年,长沙便领跑全国,面向公众首次开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出行运营,行业一直盛赞长沙是“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
优质湘猪、早中熟柑橘、“五彩湘茶”、“湘九味”中药材、“洞庭香米”、“早熟油菜”……农业科学家们用智慧温暖着大家的胃,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扎实的“湖南贡献”。
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湖南研发的核酸检测分析仪,将核酸检测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搭建国内第一个基于超算的流调筛查抗疫系统,可1秒完成单人流调查询、1分钟完成单人密接人群筛查。
就在刚刚颁发的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中,获奖项目在脓毒症、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原发性青光眼等疾病的致病机制、诊治方法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湘军”一直在奔跑。(记者 王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