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湖南降雨总量为6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
14个市州88个县市区无有效降雨超过20天;
洞庭湖城陵矶水位为3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藕池河西支康家岗站自7月10开始断流,超历史同期记录……
旱情就是命令!为了应对今年7月以来的严峻旱情,湖南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各级各部门迅速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坚决打赢抗旱保收阻击战。
高位协调 全省布好一盘棋
“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23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赴省水利厅调研防旱抗旱工作,对当前抗旱工作提出要求。
7月中旬以来,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各市州有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旱抗旱工作,深入一线,压实防抗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序保障,干旱总体可控。
在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张庆伟通过防旱抗旱系统了解全省旱情灾情,并分别视频连线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岳阳片区、欧阳海灌区工程现场,了解建设运营、补水用水等情况。同时指出,要准确把握抗旱形势,集中精力抗旱救灾,全力以赴救灾补损,着力保障民生维护稳定。
而早在8月19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张庆伟就明确要求气象、水利、电力、应急管理、农业农村、住建、林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强化风险研判,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要层层压实抗旱责任,抓细抓实群众饮水保障、科学调水、预警防范、电力保供、粮食生产、森林防火、农技指导等各项工作,严防部分区域旱涝急转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一天,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出席全省市州长视频会议时强调,要着力抓好防旱抗灾。立足“防长旱、抗大旱、救大灾”,坚持精准精细保水,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保证粮食稳产丰收,抓好蔬菜粮油等稳定供应。
随后毛伟明在赴岳阳检查指导抗旱保收工作时指出,要精准研判、科学施策,科学调水引水保水补水,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努力把旱情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书记省长靠前指挥,可见这场抗旱战役的难度与重要性,也展现出了湖南全省上下战胜旱情的决心和信心。其他分管省领导,各市州和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奔赴一线,靠前指挥,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全省各级各部门闻旱而动,斗高温战酷暑,市县两级累计出动抗旱劳力149万余次,全力保人饮、保灌溉、保民生。
湖南省水利厅持续推进“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各级水利部门累计派出工作组4520批次、2.8万人次,深入乡镇3201个,解决问题5624个。
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技术服务队伍3300多支,指导农户做好保苗、改种等工作。
国网电力及时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全省994户抽水灌溉泵站、电站等防旱抗旱重点对象安全可靠用电。
湖南全省上下联动,下好抗旱一盘棋,系统调度水库为下游补水,努力实现一水多用,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智慧抗旱 市州护好每亩田
晨曦微露,街上的行人零零散散,而在长沙望城区靖港镇杨家山村幸福桥上,却是一片繁忙。
吊水管,装水泵,铺电缆……一大早,村上干部和村民们便聚集一起,协力安装一个37千瓦的水泵。
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杨家山村大部分农田缺水,特别是荷塘片区和浴池片区干旱严重。荷塘片区位于老沩水河的上游,河水已经接近干涸。
在望城区防指办和靖港镇政府的指导下,村上决定将老沩水河幸福桥下游的水往上引,确保上游2600多亩农田有一定的水源灌溉。
连续6个多小时的安装接线,37千瓦的水泵终于安装完成。随着水泵机的轰鸣声,村民们终于看到上游的水渠里有了水,心里也松了口气。
在这次望城靖港镇的抗旱行动中,政府全力运行抗旱设施,动用抗旱设备191台,疏通渠道63公里,出动抗旱人员2531人,出动送水车37台/次,将久旱后的“甘霖”,送进了群众的心窝里。
实现智慧抗旱,科学预防是关键。
邵阳隆回县地处湘中丘陵山区,总人口130万,是一个农业大县。因位于“衡邵干旱走廊”,这里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
今年7月中旬以来,因持续干旱少雨,全县14万亩农作物受旱受灾。受旱严重的乡镇(街道)主要有北山、高平、山界、滩头、岩口、周旺等。8月16日,隆回县委、县政府启动全县抗旱IV级应急响应,全力以赴开展防旱抗旱工作。
“根据多年抗旱积累的经验以及气象信息,今年县里把水库的蓄水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从往年的7月底前移到7月中旬。”隆回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股负责人马韬说。
隆回县共有1座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44座小(I)型水库、199座小(II)型水库。由于提前进行了及时、足量蓄水,目前,当地这四类不同容量的水库均有可用水量。
7月28日10点半,六都寨水库开闸供水抗旱,7月31日10点关闸,期间供水量230万立方米,为六都寨、荷田、荷香桥、桃花坪、花门等7个乡镇(街道)近6万亩农田“解渴”,有效缓解了旱情。
如果说市州的有效抗旱是“及时雨”,那么群众的智慧则是科学抗旱的有效补充。
杨曲波最近十分忙碌,提着自己购买的抽水泵来到农田旁的山塘边,思量着尽快把塘水抽到干裂的稻田里。
“如果没有这几口山塘,我的田全部会干死。”皮肤黝黑的杨曲波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未雨绸缪总归是有效果。
杨曲波种了400多亩水稻,是湖南省益阳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先锋村的种粮大户。而今年7月以来,沅江已连续30多天没有降雨。
先锋村地处丘陵山岗,地势较高,从洞庭湖抽上来的水难以流到这里。这种情况下,在干旱天气“应急”的小山塘发挥了大作用。
杨曲波400多亩稻田周边基本都有山塘。距离山塘最远的田块,接上近300米的水管也能抽来水。虽然灌溉成本有些高,但能尽力保住秋粮的收成。
据了解,近十年,沅江市大力加强山塘建设。加深山塘,增加蓄水量;衬砌塘坡,防止塘水渗漏。目前,全市共有一千多口山塘,其中蓄水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共有17处。全市山塘水库辐射农田面积达15万亩以上。
看着山塘的水咕咕流进稻田里,杨曲波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全员上阵 把好村口“每一关”
常德桃源,位于湖南西北部,三面环山,自南向北的沅水干流横贯全境,让这座依山傍水的小县城,充满了“桃花源”一般的诗意。
然而,仲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炙烤着整片大地。连连无雨,让山区乡镇的入户自来水几近断流。生活在桃源县牛车河镇大庄坪村的43户村民们,每天靠着抽取河沟水来短暂应急。
“混着泥沙的河水并不适合家庭生活使用,而且我们村上还有20多户孤寡老人家庭,一定要想办法保障大家的生活用水。”大庄坪村支书车小丰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27岁的车小丰2021年初回到村里担任支书,对村子情况十分熟悉。和他一起共事的,还有3名同样年轻的村干部。
为了抗旱,车小丰想了很多办法:消防车数量有限,无法及时辐射到每个村庄;而用装水的大桶或者用尼龙铺在车上了装水等常规不密封装载的送水模式不适宜山路,往往只要半途,水就因山路颠簸而洒出大半。
几番思考,团队想到了定制水袋的好方法。
“山区消防车数量有限,但大卡车却每村都有。”通过网上寻找、多次对接,17日中午,车小丰联系到了怀化的厂家,按照本村卡车货箱的尺寸加急定制一个大水袋,一个水袋可以装载8吨水,一趟便可以将自来水送到10几户的居民家中。
两日后,4个村干部和2个志愿者,分为上午下午两班,开始为缺水的43户115人家送水上门。部分村民散居在山林之中,交通不便导致大卡车难以抵达,他们就把卡车停靠在大路上,由4名村干部轮番接力“提”去村民家中。
“看到老百姓们都有水喝、有水用,我们也真心高兴。”车小丰的红马甲早已湿透,但他浑然不觉,仍继续忙碌着。
距离桃源近300公里的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村,村民梁雪华看着快要见底的蓄水池,忍不住拨通了村书记向洪军的电话,“向书记,我们这边的几处水源开始枯竭,这两天煮饭都困难,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呀。”
得知情况后,向洪军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迅速行动,同时上报县水利局携手寻找新水源。
烈日炙烤着大地,工作队的队员们顾不上休息,通过一天的努力,铺设了2.4千米的水管,将新水源引入村内,切实保障了村内6组206户760余人的饮水需求。
同样遭受高温“大烤”的古丈县坪坝镇亚家村,也面临着水源干涸的情况。
“村民饮水出现困难,光靠送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还得开辟新水源才行。”在得知情况后,古丈县公安局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头顶烈日,步履不停地在山间寻找新水源。
两天后,好消息传来,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在距村约3.8公里的山上找到一处水源。
可如何“引水入村”?这让队员们再次犯了难。
面对这棘手的难题,工作队不惧困难,一行人靠着人工将水管搬进大山,最终将清泉水引进村内。看着一汩汩甘泉流进百姓家中,队员们松了一口气,百姓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而这只是湘西州在防旱抗旱这场硬仗中的一个缩影。
面对高温天气持续,旱情快速发展,湘西州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防旱抗旱行动,以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损失,在全力打好防旱抗旱攻坚战的路上奋勇前行。
多措并举 保供抗旱每度电
7月以来,湖南省气温持续攀升,随着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用电需求。
“这是最后一道‘灌浆水’,如果缺水,每亩最少减产300斤。幸亏供电公司及时帮我们办理临时抽水点用电,不然我要亏5万多块钱,一年就白干了。”在衡南县花桥镇接官亭村,种粮大户李贤华指着自己种植的140亩中稻田说。
不久前,接到接官亭村村民抽水灌溉困难的申请,国网湖南衡阳衡南县花桥供电所立马展开电力田间作业,集中安排抗旱抽水表,目前已安装68块,有效解决了村民灌溉用电问题。
另一边,相隔200多公里的宁乡市资福镇檀木桥村白泥潭组的田间传来一片欢呼声。
由于持续久晴无雨的天气,再加上还未得到修复的水坝,有潭无水的白泥潭里只剩白泥,让抗旱工作难上加难。
看着百余亩水稻,白泥潭的村民们更是急上心头。
面对旱情,国网宁乡市供电公司灰汤供电所主动作为,经实地勘察后发现,邻组水库旁没有电源无法抽水,村民们只能依靠自然降雨和水沟排水抗旱。
为确保灌溉用电不延误,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农作物的损伤,该所在详细了解用户的用电需求后,马上组织党员突击队与当地村民一道,利用人工抬挖将一根根电杆架起,通过两天时间的奋战,近四百米抗旱线路终于通电。
此外,通电当天突击队还为白泥潭组安装7块抽水电表,并帮村民将安装好了水泵。
据国网湖南电力介绍,迎峰度夏期间,湖南省75个不停电作业班组坚守岗位,已完成11089次带电作业,出动人员约44000人次,增供电量4041万千瓦时。
抽水抗旱,电力保供是关键。
“一号真空皮带脱水机检修,工期3天,明天需要完成。”下午4点,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发电公司)发电部值长张旭赶在下班前,把次日的工作日计划制定完毕上交。
“没计划,不工作。”从2002年进厂工作,张旭见证着手上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过程,日计划制度便是今年推出的新举措。“按表做事,更加保证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打开株洲发电公司的日计划,各部门次日工作一目了然,30多项工作,精准分解到相应部门:工期、主要作业风险、作业时间段、工作负责人、点检负责人、检修监护人、安全监督人……
“迎峰度夏,我们电厂可以说是主力军。”张旭表示,长株潭城市群电力负荷量,占湖南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株洲发电公司,便位于长株潭负荷中心。两台31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正源源不断地为地区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仅上个月,电厂发电量便达到了2.37亿千瓦时。”
事实上,早在4月开始,作为湖南省火力发电主力军的大唐华银,就成立了两个电煤保供工作专班,前往晋、陕、内蒙古三个产煤地调煤,确保电厂电煤需求。
4月下旬至今,大唐华银电煤调运人员已经在晋、陕、内蒙古等主要产煤地区现场协调电煤调运工作超过100天,累计调运电煤超过400万吨,接近湖南全省迎峰度夏期间一个月的电煤耗用量。
“正是因为4月开始的早部署、早行动,才为湖南省当下火电超高负荷发电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大唐华银调煤经理陈捷表示,调煤人拼尽全力完成任务,为的就是电厂能满负荷发电保供应。
旱情就是民情。据湖南省气候中心初步预测,8月底前,全省降水、来水总体仍将偏少,9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来水仍可能继续偏少,干旱情势可能进一步发展,抗旱将面临更加严峻考验。
为坚决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湖南干在实处,全省上下将继续同心协力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抗大灾,通过提前蓄水、疏浚渠道、保证供电等方式,科学合理调配各类水源,多措并举防旱抗旱,最大程度确保农田灌溉和群众用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