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益阳市大通湖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根据“中联智农云”APP平台推送的病虫害防治方案,结合地面技术服务团队调查验证结果,对13、14、15、18、19号田块的再生稻开展防治,而对其他指标未达防治标准的田块则不予施药。
记者在现场看到,未喷施药剂的田块禾苗长势良好。基地负责人莫磊介绍,“中联智农云”APP平台推荐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是通过卫星遥感、多光谱无人机采集田间数据,传至后台后,再通过算法分析、建立模型而得出的。
“中联智农云”是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APP,可实现与多光谱无人机、无人抛秧机、无人旋耕机、无人收割机等智慧农机连接,以及与卫星遥感、自动虫情报警灯、气象站、水位仪、土壤仪等数字化硬件设备连接。用上这款APP,不仅能远程遥控农机设备,还可根据有关数据,精准开展田间作业,有效实现节肥减药、增产增效。
“中联智慧农业在益阳市有两个基地,一个在大通湖区,一个在沅江市。”驱车1小时,莫磊带记者来到沅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见绿浪翻滚、生机勃勃,基地水稻长势明显优于周边田块。
莫磊介绍,去年3月,中联智慧农业和沅江市政府在草尾镇上码头村联合建设湖南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将其建成省内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生产基地。
基地建设分三步走:实施中联智慧农业技术本土化落地,建设数字大米科研基地,量身打造数字化种植水稻的标准体系,生产高端大米;建立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水稻生产“增产降本、节肥减药、品质提升、全程追溯”;面向沅江80万亩耕地,进行全域数字农业推广及数字大米品牌营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基地已实现中联智慧农业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基本完成“中联智农云”搭建,正在建设数字大米科研基地。
去年,沅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晚稻亩产干谷538公斤,比周边田块增产7%至11%,用肥减少13%左右。(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黄曦 陈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