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诞生:工程机械产业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来源:人民网 2021-06-08 00:00
| | | |

5月19日,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 辜鹏博 摄

【铭刻】

2010年,工程机械成为湖南省首个千亿产业集群,产业规模首次超过江苏、广东,坐上行业“头把交椅”,产值占全国的23%、全球的7.2%。此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湖南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

【追寻】

4天时间,1450家企业参展,12万名专业观众现场洽谈交易,现场成交额突破400亿元……这是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晒出的“成绩单”。

作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一场工程机械行业盛会,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再次展现了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的独特风采。一个传统农业大省是如何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孕育出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呢?

“一个好的大环境、一批站稳市场的‘爆款’产品、一群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引领者,三者缺一不可。”6月7日,回顾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崛起之路,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二级调研员冯济武说。

声驰四海,并非一蹴而就。

冯济武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汉阳兵工厂发展而来的江麓机械厂,从上海内迁至常德的“大三线”企业浦沅机械厂等企业,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8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后更名为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迁至长沙,长沙由此成为国内工程机械科研基地。

彼时,创建中联重科的詹纯新刚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三一重工掌门人梁稳根即将进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学习,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还是长沙客车厂的一名车工。

站在改革开放的起点,这群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抓住了奔涌而来的历史机遇,勇向潮头立,锻造出一支上天入地、穿山跨海的工程机械湘军。

“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城市化大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科研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省委、省政府果断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等外部条件,让工程机械企业赶上了发展的好时候。”冯济武说,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特别是2000年之后,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中,将工程机械产业列入14个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并于2007年出台地方性产业政策《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意见》。政府部门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生产要素的积聚,支持相关企业资产重组(如中联重科重组浦沅、湖机、湖桥,三一重工重组湖汽等),为头部企业开辟低成本扩张的路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财政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力度。

找准定位、闯出路子,在市场大潮中奋勇搏击、矢志创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

2000年,中联重科在深交所上市,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和天桥起重也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2005年,三一重工率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A股股改第一股”,开启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破冰之旅。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金融危机之下“蛇吞象”式并购,全球瞩目。

几家公司有资本市场“撑腰”,在产品市场较劲争先,引领着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勇往直前,一个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崛起。

2010年,是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一个标志性年份。湖南工程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1132.5亿元,成为湖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实现500亿元产销规模。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铁建重工、天桥起重、星邦重工、江麓机电等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全省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乘风破浪,工程机械湘军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到2020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同比增长17.4%,规模全国第一,拥有三一、中联、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4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50强企业,加速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着重在主配协同水平提升、配套企业竞争力增强、智能制造能力提升、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完善等方面寻求突破。争取到2025年,将湖南建设成为“不仅产销规模进入世界前列,而且初步具备世界工程机械科技创新发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合作交流目的地特征”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感言】

工程机械是实体经济大国、制造强国的基础配置。凭借敢为人先、创新引领的“内在基因”,工程机械湘军已成中国制造业乃至世界制造业的闪亮名片。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竞争,肩负历史赋予的重任,工程机械湘军必将继续秉持“拓荒牛”的开拓精神,立足良好发展基础,发挥产业、人才、技术等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记者 周帙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