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寻父路,深深家国情

来源:人民网 2020-10-01 00:00
| | | |

  “父亲,您长啥样?”“父亲,您埋骨何方?”打懂事起,这两个问题无时不在田兴华脑海里盘旋,他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找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父亲遗骨,让他魂归故里。

  如今,年逾古稀的田兴华老人得偿所愿,不但找到了父亲生前所在部队、忠骨安葬之地,还请人画了一张父亲年轻时的画像。漫漫寻父路,深深家国情,跨越50载的找寻之旅,让田兴华一路见证真情,收获友谊。

  刀光剑影何所惧,杀敌报国逞英豪

  田兴华的父亲田全仁,怀化辰溪县辰阳镇绵岩村人,生于1922年,1947年2月参军入伍,为华东军区25军74师222团1营机枪连战士,历经孟良崮、渡江、解放上海等战斗,因作战英勇被提拔为班长。1952年9月,74师成建制编入24军入朝参战。金城战役打响后,该师作为主力在朝鲜平康一带对敌坚固阵地展开大规模进攻,田全仁此时为74师222团1营供给员(事务长)。

  432.8高地及周边山头位于金化至黎实洞北侧,是敌人进退必经之地,作战骁勇的222团成为第一梯队摆在守御战略要地的关键位置。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岩石炸成了粉末,山头几乎被削平,阵地上弥漫着浓烟和呛人的火药味。

  2017年6月,田兴华到福建省闽侯县探访父亲当年的老战友、同在一个连的陈礼源老人。陈老向田兴华回忆当时战斗的残酷:该团3营3排长中弹昏迷,此时敌人的坦克距离阵地越来越近,马达声震耳欲聋。年轻战士有些慌乱,危急时刻,7班班长、共产党员王玉生挺身而出说:“同志们不要慌,听我指挥!”他将4名火箭筒手叫到身边,叮嘱了几句。火箭筒手迅速散开,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一起开火,将冲在最前面的两辆坦克炸成一堆废铁,机、步枪手对坦克两旁的士兵一阵猛扫,敌人的冲锋被打退了。

  没停顿多久,敌人在其指挥官驱赶下发起新一轮冲击。我军一颗颗子弹从战士们的枪膛里喷射而出,一个个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死伤一大片,但还是有部分敌人冲到了阵地前沿。王玉生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敌人拼了!”他第一个跳出工事,突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搏斗中,一个排的敌人冲上了阵地,王玉生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王玉生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为“二级战斗英雄”。

  陈老还向田兴华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1953年7月13日夜间战斗打响后,田兴华的父亲田全仁冲在最前面,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5日光荣牺牲。

  炮弹横飞何所惧,刀光剑影显忠诚,王玉生、田全仁等志愿军将士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书写了感天动地的精忠报国壮歌!田全仁在牺牲前荣立三等功一次。而他不知道的是,在田全仁浴血杀敌时,他的两个胞弟田全义、田全美在他感召下,也先后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战争结束,他俩凯旋而归。

  从没在困难面前掉泪的男人,为父亲落泪

  今年73岁的田兴华老人讲起个人身世,心潮起伏。他说:“我是一个‘公家儿’,能够长大成人,事业有成,搭帮父亲精神激励,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他自降生以来,没有见过父亲一面,父亲在生时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父亲遗容都无从瞻仰。 1960年5月,母亲因病去世,那时田兴华才12岁,从此成了烈士遗孤。人民政府每月发给他生活补贴,还有衣被等物资,后来又把他从农村接入县城中学读书。

  “父亲是最可爱的人,如今他忠骨在哪儿?魂归何处?身为人子,不能尽孝已是天伦有缺;如不能在父亲埋骨之处祭奠,更情何以堪?”长大以后,田兴华心里寻父之念愈发强烈,想方设法追寻父亲的行踪。

  1968年,田兴华继承父亲遗志,参军入伍。在部队,他积极上进,勤学苦练,多次被记功授奖。后转业到湖南省档案局工作,直至2008年11月退休。在部队服役时,田兴华找过父亲,向南京军区写信,还到其他地方咨询,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线索。

  “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一定让父亲的英魂得到安息。”退休后,田兴华加快找寻步伐,他数次北上南下寻找父亲生前的老部队、老战友及相关烈士后嗣,大量阅读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收集近千张有关照片和几百万字档案资料,加深了对父亲所在部队军史战史的了解。

  人间至诚最感人。田兴华寻父之旅,得到全社会广泛支持。国家信访局、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福州市和闽侯县民政局等单位和部门先后向他伸出援手,多方联系提供信息,发动志愿者广为宣传。2017年5月,他确认原志愿军第24军74师就是军改后的81集团军某合成旅,他与夫人蔡冬安来到父亲生前老部队,翻阅军史和相关资料,该部政治部还出具了“田全仁烈士生前所在连队——志愿军第24军74师222团1营机炮连,经多次转隶整编,现该连队仍在我部”的证明。

  好消息接踵而至。田兴华在闽侯县走访与父亲当年同在一支队伍、至今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时,陈礼源等老兵回忆起田全仁牺牲在432.8高地战斗中,还有人告诉他平康432.8高地战斗中牺牲的指战员,一般安葬在平康。后来,他又了解到平康烈士墓有的已经迁建到九峰里或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

  2018年10月25日,田兴华与36名志愿军老战士及烈士后代一起,到朝鲜江东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68周年纪念仪式。他心里想着利用这次机会找到父亲埋骨所在,参加完公祭活动后,在自由祭拜时间里,他在陵园的英名墙上细细寻觅,却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无法祭奠。失望和难过之情,一下让他痛哭失声:“作为军人,我从来没在任何困难面前掉过眼泪,只有为我的父亲。如果这次再找不到父亲的安葬地,我会遗憾终身!”

  10月28日,天降大雪,祭奠队伍乘车向金化郡九峰里和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进发。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当时尚未竣工,不对外开放。在上甘岭二号墓区,来自河北沧州的杜卫正找到了他大伯杜月朝的名字,遗憾的是田兴华还是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因为杜月朝和田全仁两位烈士同在一个师,又在同一天同一地点牺牲,田兴华只能从那座墓地用手挖回一些泥土,扯上一些树根、草根,分成2个小袋子收藏起来,准备带回老家撒到母亲的坟堆上。

  从朝鲜返回祖国后,田兴华路过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在19万烈士英名墙上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名字,他把父亲的遗物摊开,嚎啕大哭,这是他唯一能够祭拜父亲的地方。

  致敬烈士,“神笔警探”手画最可爱的人

  “烈士魂归故里河山齐致敬,精神激励后人千秋共奋进”,2018年12月24日,辰溪县绵岩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祭奠仪式,全村人胸前佩戴白花,默哀、肃立,迎接田全仁烈士魂归故里。田兴华将从朝鲜上甘岭带回来的泥土合着花瓣,撒到母亲坟堆上面,完成父母团聚的心愿。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英雄,故而英雄辈出。田兴华寻父和他父亲抗美援朝的事迹,经过媒体传播后,引起离长沙千里之外的山东济南一个人的关注,这个人就是林宇辉。

  林宇辉退休前为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先后为数十起重特大案件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还曾在央视节目中通过模拟画像“刻骨寻人”,被外界冠以“神笔警探”的美誉。退休后,林宇辉除了为警方办案提供协助外,还给自己定下心愿——为100位革命烈士、为100名被拐儿童免费画像。听到田兴华说起自己从没有见过父亲的遗憾,林宇辉深受感动,决心重现烈士面孔,让先烈精神永流传。

  今年7月12日,田兴华带上资料来到济南林宇辉画室,林宇辉开始着手分析和模拟画像。因为田兴华没见过父亲,讲不出父亲长啥样,所提供一张大叔的照片因为年代久远,非常模糊,这些给画像带来很大的难度。

  “再难,我也会想尽办法把这个画像画好。”林宇辉一个劲地安慰田兴华一行人。经过一晚上构思和修改,画像终于画了出来,模样有点像田兴华大叔的样子。田兴华赶紧通过手机视频,给同村还健在的志愿军老兵田全文看。田全文今年98岁,和田全仁从小一起长大,田兴华、林宇辉请他提出修改意见。

  “下巴再尖一点。”田全文说。“好,现在就修改,再看看。”林宇辉边改边说。电话那边传来“好好,这下像了”的声音。

  面对画像上栩栩如生的父亲,田兴华一下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抑制不住哭泣起来:“父亲啊,73年了,今天儿子终于见到你了。虽然没有见到真人,但是好像见到父亲一样……”他转身向林宇辉致谢说:“谢谢你,林警官,感谢你完成了我一辈子的心愿。”

  田兴华告诉记者,他打算把父亲画像和母亲遗像合在一起烧成瓷制品,镶嵌在墓碑上。(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徐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