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寿山镇双义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深入践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通过构建“群英+网格+积分”的特色治理体系,在矛盾化解、村社区发展、乡风培育等领域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于2024年荣获“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且连续三年保持“平安村”荣誉。
党建引领,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格局
双义村以党支部为核心,搭建起“党员干部+网格员+乡贤能人”的三位一体治理架构。精心组建的“群英库”中,涵盖21名党员、11名网格员和15名乡贤,并设立3个党员责任区与5个先锋示范岗。通过创新“支部提议+网格议事+群英会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4个治理网格,每月定期召开“群英议事会”。今年以来,已成功协调解决23件民生问题。例如在化解金盆组土地纠纷时,调解员马绪芳不辞辛劳,带头走访10余次,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实现了“零诉讼”。
创新机制,激活“群英助农”治理效能
双义村积极将基层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出“治理+产业”融合新模式。在林上组公路拓宽工程中,运用“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成功化解13户青苗补偿纠纷,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双义村积极筹备成立“双义竹业合作社”,规划建设百亩优质竹林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竹林资源普查。并根据项目情况,创新建立“群英助农”机制,正与平江电商产业园对接,全力打造“竹韵双义”线上销售品牌。
服务群众,打造“积分制度”治理品牌
双义村创新性推行“道德银行积分制”,把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12项指标纳入积分体系。设立“群英监督岗”,由乡贤担任积分评定监督员,确保公平公正。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该制度实施后,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成功建成5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全年为积分达标的农户兑换物资价值3.2万元,评选出10户“道德模范家庭”。
文化润心,培育“双义故事”治理模式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双义村采用“群英+文化”模式,全力讲好“双义故事”。组建文艺宣传队、红白理事会等队伍,开展12场“好家风故事汇”活动,评选出“最美婆媳”“致富能手”等20位先进典型。通过创新“积分+移风易俗”机制,对婚丧简办家庭给予积分奖励,推动全村红白喜事支出同比下降35%。
如今的双义村,基层治理体系日臻完善,集体经济活力十足,乡风文明蔚然成风。村党支部书记邝雄师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群英’力量,探索‘治理+产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全力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未来,双义村将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重点推进竹林深加工产业园建设,计划引进竹纤维制品生产线,预计新增80个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三十万元的目标。(来源:今日平江 福寿山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