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探索科学奥秘、体验劳动乐趣,近日,浯口中心小学劳动课教师江晓初和科技课教师卢英姿分别带领孩子们走进学校“百趣园”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春天”主题教育活动。
在江晓初的带领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园丁”,亲手翻土、播种、浇水,种下一颗颗承载希望的种子。江老师一边示范农具的使用方法,一边讲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劳动不仅是付出汗水,更是观察和等待的过程。每一颗种子都需要耐心呵护,就像我们的成长一样。”孩子们在泥土的芬芳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也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神奇力量。
卢英姿则引导孩子们用科学的眼光“解码春天”。她分发放大镜、温度计和记录本,鼓励学生分组观察园中植物发芽、昆虫活动的细节,记录气温、湿度的变化。“快看!这片叶子的叶脉像毛细血管!”“土壤湿度高的时候,蚯蚓会钻得更深!”孩子们兴奋地分享发现。她还通过手机APP展示植物生长周期的动态模拟图,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体验,让科技与自然在春日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活动中,孩子们既用双手触摸土地的厚重,也用工具丈量自然的精妙;既在播种中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在数据记录中学会理性思考。五年级136班的皮甜甜同学说:“原来春天不仅是课本里的‘万物复苏’,更是泥土里的种子、树梢上的新芽,是我们亲手创造的绿色未来!”
夕阳西下,百趣园里仍回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带走的不仅是沾满泥土的鞋子和写满数据的笔记本,更有一颗颗被春天点亮的心。劳动与科技的种子已在心田播下,静待生根发芽。正如该校校长皮载阳所言:“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在自然与实践中,找到生命成长的答案。”(陶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