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22/2017-85329
  • 发布机构:县旅游局
  • 生成日期:2017-09-18 16:48:39.0
  • 公开日期:2017-09-18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平江幕阜山上古文化遗存引起两岸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关注

来源:平江县旅发委 2017-09-18 16:48
| | | |

9月6日至9日,由中山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郭立新、郭静云等考古学、历史学教授和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硕士生组成的上古文化调查组一行,来我县幕阜山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田野调查。省社科院区域文化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行易研究员及省伏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肖敬东、平江地方学者杨衍秋等参与了调查。 我县旅发委主任宋炼钢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平江及幕阜山区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县旅发委金标湘等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调查。

调查期间,南江镇、虹桥镇及幕阜山旅游开发公司领导与各位专家就幕阜山上古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举行了座谈。

幕阜山坐落在长江中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位于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吴城文化、山背文化等重要上古文化的更替和交汇点,从传说中的伏羲、炎黄蚩、尧舜禹时代至夏商时期,这里都是中华先祖文化孕生与传播的中心区,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诞生,更离不开幕阜山的铜、锡、铅等矿产资源。

郭静云教授在她近年相继出版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天神与天地之道》两部专著中,力主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中游、武汉盘龙城为早期商都,对幕阜山东北麓上古文化已进行过较多研究。这次调查组来平江,是为了对幕阜山西南麓上古文化作全面了解,以期进一步夯实幕阜山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地位。

郭立新教授一行首先对梅仙镇哲寮村湛氏历史进行了调查。哲寮村为全国湛姓聚居最集中的地方,现有湛姓3千多人,占全村人口98%以上。据湛氏族谱记载,湛姓系夏禹同姓诸侯斟灌氏后裔,为躲夏代寒浞之乱,取“斟灌”二字各一边而成湛姓,隐姓埋名至今。

周行易研究员根据“岳”“若”“乐”“穆”四字上古同韵部及相关语言学材料,指出幕阜山“天岳”之名同《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所说的“天穆”,两名系记音文字之异,实则指同一座山。并认为《左传》所云“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的“天穆”,也是指天岳幕阜山。他认为哲寮村位于幕阜山最南端,当为传说中的夏祖伯鲧居地,因此,才成为夏朝斟灌氏后裔最集中栖隐之所。 他还根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说“成汤放桀于南巢”之“南巢”在幕阜山东侧,进一步论证了幕阜山为传说中的夏族老巢。至于湛氏族谱说其先祖来自山东或河南,他认为那只是因地名迁移湛氏后裔所产生的记忆紊乱或因避世所需故意放出的烟幕而已。

在考察哲寮村湛氏宗祠及祖屋时,郭静云教授发现清代遗留下来的10根科举报捷用的扁石立柱造型极像后石家河文化(夏文化)玉祖造型,而其他地方的同类石柱都无此造型,故她亦认为哲寮湛氏与夏王室存在关系。郭立新教授认为这比湛氏族谱所提供的文字证据更有说服力。

从哲寮村赶赴南江镇后,调查组接着考察了崇义村童家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当地传说的伏羲皇坛。通过对童家遗址石镞、陶片等器物类型分析,郭立新、郭静云教授皆认定其年代在石家河文化与夏文化之间,这样,便从考古学层面印证了幕阜山夏文化的存在。

在相传为伏羲陵的太平尖黄土丘上,郭立新教授亦发现了用于祭祀的绳纹陶器残片。他认为太平尖黄土丘东面正对着幕阜山,丘旁又曾有“东王庙”,如果幕阜山果真是与传说中伏羲有关的东陵,那么,太平尖黄土丘为后世所设的伏羲祭坛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考察幕阜山明代建筑遗存“天乐堂”时,郭立新教授等认真听取了周行易研究员的分析。周行易认为此“天乐堂”虽系明代建筑遗存,但其“天乐”文化传承应更古远。他指出,按二十八宿分野幕阜山属轸、翼分野,其上对应《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翼宿二十二星“天乐府”。又据《山海经·海外西经》称“天穆之野”为“大乐之野”,而“天”“大”甲骨文同字,“大乐”即“天乐”,他认为《山海经》所载夏启在“天穆之野”取《九辨》与《九歌》,应即发生在天岳幕阜山。显然,这与哲寮湛氏的夏文化传承是相呼应的。 在考察幕阜山顶的太元天宫时,专家们还聆听了马道长美妙的尺八古曲演奏,领略了一回现代版的上古“天乐”。

接下来,专家们调查了虹桥镇的明代“黄老坚城·岷山”石碑遗存,还调查了虹桥镇的“瓦棺”葬俗,对虹桥镇至今无论男女老幼死后必百分之百葬于瓦棺的奇特葬俗,表示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周行易研究员认为虹桥镇的“瓦棺”葬俗应与“舜殡于瓦棺”传说有关,而根据幕阜山至今犹存的“岷山”“乐山”“峨眉山”“蜀山”“蜀江”“锦江”等大量蜀文化地名,则认为虹桥镇“岷山”石碑与上古'岷山关系密切。他根据《蜀本纪》《华阳国志》所载蜀之“开明”王系死后溯江而上的“荆楚鳖”化身,指出蜀文化的源头当在此,幕阜山应即《尚书·禹贡》所说的上古岷山。

接着周行易研究员引《禹贡》的“岷山之阳(南),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作了进一步论证,认为下句所说的“九江”古时指洞庭诸水,而“敷浅原”在今江西德安,二者处于幕阜山东西两侧,可由修水相通,故上句很好理解。但衡山在湖南,若上句所说的“岷山”为四川岷山,则存在方位上的错乱。只有幕阜山为上古岷山,《禹贡》所云“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才能得到合理解释。故他认为《禹贡》这两句描述的其实是大禹治水的“十”字地理座标,而幕阜山居于正中。这与《尚书》所载大禹治水在稻作农业区(治水后“与众庶稻”),幕阜山居稻作农业区中心,及山上有大禹率童律治水成功后铭功的石碑传说是很相符的。

在虹桥镇向阳村汤家咀遗址,郭立新、郭静云教授等找到了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文化遗存。通过地层和器物类型分析,郭立新教授认为汤家咀遗址的年代从距今约6000年延续到了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而石家河文化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好相当。 在虹桥镇,专家们还重点考察了世外菊园的“蜀鹿”文化传承和阜山窑的“舜陶”烧制工艺,对当地将幕阜山上古文化与当今旅游产业对接所取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郭静云、郭立新教授为海内外著名学者,是当今学界主张中华文明起源于南方、起源于长江中游的新锐人物。郭立新等著的最近出版的《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是他们去年率研究生在湖南进行首次全面调研的心血结集,这次他们率员来我县幕阜山区调查,必能形成新的文化认知和学术成果,为我县幕阜山文化旅游及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