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23/2024-2238126
  • 发布机构:县民政局
  • 生成日期:2024-03-08 14:47:57.0
  • 公开日期:2024-03-08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转发:湖南省养老服务政策解读

来源:县民政局 2024-03-08 14:47
| | | |

  湖南省养老服务政策解读

  家庭适老化主要针对哪些老年人?如何申请?

  1、为降低老年人居家意外伤害风险,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我省正在推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适老化主要针对哪些老年人?改造标准是怎样的?

  “十四五”期间,我们主要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改造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以及重点优抚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同时,鼓励和引导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自主付费改造。

  改造标准主要包括地面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四个方面。地面改造方面,有防滑处理、高差处理、平整硬化、安装扶手等;卧室改造有安装床边护栏(抓杆);如厕洗浴设备改造有安装扶手、配置淋浴椅等;老年用品配置包括配置手杖和防走失装置。

  2、如何申请家庭适老化改造?

  有改造需求和改造意愿的困难老年人家庭向户籍所在地社区(村)提出申请,填写《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申请表》,交由街道(乡镇)进行审核,再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就有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开展入户评估、方案设计、施工安装等后续服务。

  如何在城市社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1、为方便老人居家养老,近年,我省如何打造城市社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能为老年人提供什么服务?

  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主要针对的是居家社区养老,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旨在让老年人更好、更便捷的享受到养老服务。

  今年,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设施布局。按照“街道有机构,社区有中心,家庭有服务”的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全省现有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76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5463个,全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覆盖率达97.2%,二是强化场地供给。一方面落实新建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另一方面,盘活现有闲置资产用于养老服务。三是提高专业水平。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同时,通过优惠政策支撑,吸引专业养老服务队伍进驻,实现专业队伍、专业服务供给,四是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推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尤其是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同时,大力培育扶持品牌发展,打造有服务能力、专业影响力、规模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为老年人提供医、康、养、护等多元化、立体化服务内容。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建行的“安心养老”“金民工程”等服务平台,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和监管平台的应用,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线上智慧服务设施,及时精准掌握老年人需求,打造“一键服务”“一键申请”“一键监管”等业务场景。同时,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督监管体系,确保规范运营和安全保障,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确保风险矛盾及时化解。

  目前,全省各地都在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总体来说,“15分钟养老服务圈”将能为老年人提供以下几类服务。一是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设立老年食堂、社区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帮助老年人洗澡、打扫卫生、协助就医、买菜、洗衣、出行、代办等。二是生活照料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护、临时照护等服务,比如设立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等,家人不方便照顾时,老人可以选择在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驿站临时生活。如果老人身体状态好了或者家人有条件照顾了,老人随时可以回家。三是健康管理服务和指导。目前老年人大多有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情况,利用智能化设备监测老年人基本身体情况,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控等服务,给予精神、健康、运动、睡眠等方面的指导,让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各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医疗康复服务。开设适合老年人身体康复训练的设施、设备及场地,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针对老人身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康复指导。五是文化娱乐服务。设立老年课堂,比如开设书法、绘画、健身操、舞蹈、太极、老年模特、葫芦丝、声乐等兴趣课程,让老年人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老年人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六是心理慰藉服务。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帮助老年人缓解紧张情绪,排解消极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疏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孤独寂寞,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建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一方面保留了家庭养老的优点,拓展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养老服务供给,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居家养老的不足和不便,大大减轻了子女的陪护压力。

  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如何开展?对助餐服务企业有优惠政策吗?

  1、《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已于今年开始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推进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地方性法规。目前实施情况如何?

  《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自今年1月1日施行以来,省民政厅坚持从制度体系、设施建设、主体培育和综合监管四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兜牢底线、服务为先、供给多元、安全有序”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一是抓政策创制,推动制度体系可支撑。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湖南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固根本、管方向、谋长远。纳入地方性法规。在贯彻落实《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中,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尽责的助餐机制。指导长沙、郴州将养老助餐纳入相关地方立法条例,各市州均建立相应的扶持激励机制。出台政策性文件。省政府出台《湖南省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湖南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湖南省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保障对象、服务目标和服务形式,细化供餐、送餐、助餐举措。实施示范性项目。开展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各地织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及配送网络,通过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或者老年餐桌等方式,采用线上线下途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点就餐或者上门送餐等服务。

  二是抓设施建设,推动服务网络可覆盖。依托各类设施、资源建强服务阵地,让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利用现有设施做拓展。城市主要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拓展助餐服务,农村依托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服务,重点满足高龄、孤寡、空巢、失独、特困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充分利用和依托社区现有场地,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小区党支部活动室、居家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统筹各类资源做延伸。鼓励和利用新建住宅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提供社区居家老年助餐服务。统筹空置国有房产、闲置物业等资源,选择位置便利、面积适宜的改造建设助餐点。鼓励社会力量作补充。鼓励、扶持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社区居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或者开展社区居家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居家老年助餐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全省拥有能够提供为老助餐服务的社区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社会餐饮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等助餐服务场所共5000余处。

  三是抓主体培育,推动市场供给可持续。坚持将培育多元主体、增强有效供给作为重要抓手,让老年助餐服务丰富持久。“补贴+优惠”。指导各地在土地、房屋、税费、融资、水电气使用等方面对老年助餐服务提供主体明确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居家老年助餐服务。“走访+指导”。走访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湖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外卖送餐平台以及相关龙头企业,宣讲老年助餐服务优惠政策,探讨“+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指导有意向的餐饮、物业公司对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结合社区周边老年人实际需求提供老年助餐服务。“保障+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指导各地强化资金保障,加强部门协同联动,逐步探索形成养老服务设施拓展助餐服务、餐饮企业+社区模式、中央厨房+社区集中配餐、物业+助餐、村(社区)集中配餐+互助等五种供给模式,打造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的老年助餐服务格局。全省所有市州均已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拥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或者老年餐桌等专项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共317处,月均服务人次约24.3万人次,覆盖人数约40万人。

  四是抓综合监管,推动质量安全可保障。构建“信用+老年助餐服务”模式,强化综合监管,让老年助餐服务安全可靠。建立服务管理机制。结合信用体系建设,确保运营机构资质合规、依法获得许可,运营管理者应无失信和违法记录。组织助餐从业人员参加系统培训,提高尊老敬老服务意识和膳食营养等专业技能。同时依托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呼叫中心、智慧养老产品等,实现老年人基本信息、用餐补助等数据归集,服务工单生成及派送,服务质量安全管控等功能,确保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全流程监管,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形成社会举报和投诉受理处置的多向联动。另一方面构建民政、财政、市场监督、住建、属地街道社区等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对食堂管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运营实行补贴核查、绩效评价、处罚联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食品安全管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制餐企业、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膳食安全质量的抽样检测、日常监管。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老年助餐服务的满意度、设施及食品安全、服务管理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实施主体退出的重要依据。

  2、我省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规定有哪些亮点?如何优先保障社区居家老年人中的高龄、失能、独居、空巢、留守、重残老年人等的助餐服务?

  《规定》主要有三个特色亮点:

  一是坚持立法“小切口”。这部法规不追求大而全,突出小快灵;紧贴实际,聚焦问题,成熟几条就定几条,突出操作性。法规共六条,对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对象、助餐机制、服务方式和场所建设、运营要求、部门单位职责等进行了规定。

  二是紧贴内容“立得住”。立法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法规草案通过网络或书面方式征求了社会公众、各市州人大常委会、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助餐服务对象为社区中居家养老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不区分城乡。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既需要政府引导,也要靠市场化运营、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尽责,设置老年食堂、养老助餐点、老年餐桌应当尽量依托社区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合理利用存量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三是确保举措“真管用”。当前养老助餐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财力状况、服务需求保障差异较大。《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对助餐服务给予适当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

  3、我省对提供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企业,有哪些优惠政策?

  根据《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和扶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制定用地、用房、用水、用电、用气以及税费、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场所的建设和运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对助餐服务给予适当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全省各市州、县市区都积极实施了一些优惠举措。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待中央方案下发后,我们也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省级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对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提供主体的优惠政策。

  如何推进农村养老?

  1、我省如何推进农村养老?

  2021年8月,省民政厅会同10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的若干措施》,明确合理布局、职责定位、服务保障等9条措施,

  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构建发展格局。按照“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以特困老年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保障重点,围绕“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打造县(区)有“院”、镇(街)有“中心”、村(组)有“点”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具有湖南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二是要建立分层分类的照护体系。各地要强化县域内照护功能、服务对象的统筹分类,县一级养老机构、照护中心主要满足全县重度失能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负责对部分失能或有入住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其他类型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三是完善全覆盖的关爱服务体系。依托“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基础数据库,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并逐一明确帮包责任人,开展定期巡访关爱,坚决防止发生冲击道德底线事件。一般对象至少每月巡访一次,重点对象根据实际缩短巡访间隔时间、提高巡访频次。四是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做好统筹规划,分年度持续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关停并转”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实行县域内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县级统筹统管”,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实现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五个统一”。五是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设施,依托村级老年协会,统筹各方资源,协调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农村老年人开展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推广“时间银行”“积分超市”“志愿+信用”等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如何选择靠谱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如何收费?

  1、《湖南省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有哪些具体规定?

  今年的3月10日,省发改委、民政厅、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湖南省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全文分总则、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管理规定和附则四部分,共17条。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养老机构收费行为、疏导养老机构收费矛盾、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入住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

  养老机构服务收费分行两类价格管理政策,分别是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分别实行不同的价格管理,比如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民办、公建国营的盈利性养老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包含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和其他服务收费四项。

  (一)床位费成本分摊方式按机构核定床位数测算,成本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等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和社会保障支出;2.公用费用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能源费、办公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日常运行费用,以及收住老年人生活、保健、防疫和文化娱乐活动等必需品费用;3.其他正常运行费用支出。

  (二)护理费成本包括以下内容:1.护理员及医护类等专技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和社会保障支出;2、护理员及医护类等专技人员业务培训费用。

  (三)公办养老机构伙食费收费标准由养老机构根据实际成本,按照非营利原则制定,实行单独核算,有结余的自动滚存使用。

  (四)公办养老机构其他服务收费包括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代办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押金)。

  2、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鱼龙混杂,我们如何加强监管?

  2021年12月30日,《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80号)

  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坚持“依法实施、属地管理、权责明晰、分工协作”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科学高效”综合监管机制

  日常监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监管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养老服务质量、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安全管理、社会举报投诉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养老服务机构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行政处罚等信息。

  绩效评估监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状况及使用效益、政策标准执行开展综合评估或满意度评价。

  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监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综合评价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群众投诉、社会信誉、安全条件等,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发布机构服务质量排行榜,组织开展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和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与扶持补助政策挂钩。

  信息化监管。依托“金民工程”“湖南养老一张图”探索智慧监管应用场景,将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运营情况纳入市、区(市)县两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及时采集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信息、服务质量、运营情况、安全管理及从业人员职业信用等数据,适时更新和公开相关服务信息。部门之间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统筹平台等方式,加强服务开展、数据开发和利用等实时监测和监控,相关数据共享使用。

  行业监管。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积极推行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健全行业自律规约,规范会员行为,加强会员信用管理,推动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积极协调解决养老服务纠纷。

  社会监管。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对本部门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工作和职责进行宣传和政策解答,主动公布监督热线,听取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社会公众等监督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民政部门牵头搭建平台,邀请养老服务领域专家及资深从业者组成社会监督专员队伍,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成立由在院老人家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机构监督委员会,畅通社会监管渠道。

  3、大家在选择养老机构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现在,养老的机构类型分为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等多种类型。

  资质齐全是硬指标。是否有正规手续是选择养老机构的首先考虑。有效执业证明主要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养老机构有效执业证明;另一部分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岗位需求持证上岗。如: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有效期内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房产证明或租赁使用证明;养老机构内设的餐饮服务机构应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应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疗机构执业备案等。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岗位需求持证上岗,具备相应资质。医生是否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是否有护士执业证书,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上岗资质;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持有健康证明等。

  查看养老机构是否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有助于提高养老机构的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这样的养老机构,老人自然住的舒心、有品质。如:是否建立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符合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评价与改进制度等。以及查看留存的有关记录是否完善;养老机构是否定期组织或者参加相关培训;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每年是否体检率等机制。

  具备医养结合条件是保障。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发疾病的可能,所以选择养老机构要看该机构是否具备医养结合条件,是否设有医院或医务室、康复中心等,是否能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及时诊疗老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特别是要有省市医保定点单位资质,可以充分享受国家医保政策。

  考察餐饮卫生条件。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吃的是否可口、顺口很重要,所以要考察养老机构的就餐管理是否规范,厨房与就餐环境是否干净,每餐菜品、主食是否多样、食材是否新鲜、绿色;考察是否有专业的营养师,是否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并能考虑不同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科学配餐。

  考察养老照护服务。服务好不好,一看服务是否规范,是否有明确标准,服务流程是否清晰;二看服务项目是否能满足您的需求,服务是否周到细致;三看服务口碑怎么样。四看观察已入住的老人和护理人员衣着是否干净;头发和指甲是否太长,没人修剪;神情是否呆滞,郁郁寡欢。这些细节都暗示着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质量。

  考察是否有心理和社会交往服务。丰富的娱乐社交活动就必不可少,所以需要看养老院是否给老人提供这样的空间和平台,比如:是否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团体等,这些条件都有利于老人情感上的交流和情绪上的满足,给老人带去心理上的快乐与慰藉。

  考察生活设施是否齐全。要认真考察养老机构的生活设施设备是否适宜老年人使用,如:老年人居室、卫生间和浴室、就餐区域、健身娱乐等重点区域。居住房间,要舒适、温馨、明亮、安静、防滑、通风良好等。房间里应根据老人实际需要,配设有各类生活用品、用具,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是否有设置紧急呼叫装置也至关重要。公共部分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主要的入口、门厅、走廊、居室要完全无障碍行走生活,能够满足轮椅、担架进入等通行的需求,卫生间、浴室无障碍,能够满足轮椅进入的需求;卫生间是否配有安全防护和无障碍设施,较好的通风,无异味。公共配套部分。有符合老人身心需要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用品、设施、设备,如:书法绘画室、棋牌室、舞蹈室、手工室、健身房、图书室等等,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证养老生活丰富多彩。

  考察养老机构交通是否便利。如果是身体健康的活力老人,那么最好选择位置在市区离家较近、交通便利的养老机构,这样既方便家人探望,也方便老人购物或探访亲友;如果是不能自理的患病老人,建议选择离医院较近的养老机构,可以方便就医和紧急求治。

  如何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1、与养老需求相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却存在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我省在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抓配备。推动成立省市县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民政养老服务工作机构配置和工作人员配备。抓培养。推动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行动,年培训至少2万名养老护理员、2000名专职安全员和300名职业院长。抓激励。推动养老护理员公益性岗位建设,推动长沙、常德等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激励机制。抓表彰。召开养老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座谈会,启动全省养老从业人员表彰大会,对养老服务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支持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如何做好兜底保障?

  1、针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我们做了哪些兜底保障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针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各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四保”,切实做好困难老年人兜底养老服务。

  一是保兜底。优化设施布局。持续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关停并转”,推进县域不少于1所失能照护机构、2-4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等规划布局;提升兜底照护水平。将建设养老护理型床位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提升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改造升级,同时,在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实现“五个统一”。全面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关停1星级以下的养老机构。推进敬老院机制改革。探索推动敬老院县级统筹统管,由民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应急处置、日常考核等管理工作,属地党委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矛盾调处等。足额预算运转经费。督导各地按照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将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保基本。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是稳定人民群众未来养老预期、缓解养老焦虑恐慌的重要举措。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指导各市县落实《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研究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内涵外延、服务项目、服务标准、供给主体、供结机制和供结方式。全面推进社会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一方面,加大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在衡阳、郴州、常德、邵阳、长沙、湘潭等地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依托养老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另一方面,为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年均20万次。加大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构建“有场地、有设备、有内容、有经费”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升设施覆盖率,支持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村级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老年人。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督导各地推进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工作,强化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刺激养老消费能力。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全面实施“线上监测+线下探访”相结合的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失能老人社区帮扶率达到100%,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三是保基础。家庭是养老的基础主体,养老服务的“9073”格局,家庭占比是90%。引导单位和个人通过提前购买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财产储备等方式为老年生活提前做好养老储备。将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提高家庭成员照护能力。强化孝亲敬老社会氛围的营造,引导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注重家庭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及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采取“线上”24小时智能监护+“线下”分时段上门照护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以更优的价格,在家里享受到机构养老同等的专业化、便捷化照护服务。

  四是保福利。健全完善福利补贴政策,加强现有的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整合,转变过去广覆盖、低标准的做法。聚焦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因地制宜提高补贴标准,切实增强补贴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老年人补贴制度、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成熟之前,解决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钱从哪里来的重要制度设计,兜住这部分困难群众养老服务保障的底线。同时,继续配合医保、卫健等有关部门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整体解决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钱从哪来、如何支付等体制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