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5-1049050
  • 发布机构:平江县政府
  • 生成日期:2015-05-06 00:00:00.0
  • 公开日期:2015-05-06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福寿山镇 2015-05-06 00:00
| | | |

福寿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秀美福寿山镇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立足我镇实际,科学制定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各项目标工作任务。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年均增长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由2010年的3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年均增长1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达到1.4亿元。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技站、畜牧站、林业站、农技站的人、财、物全部收归镇政府管理,充实了镇政府职权,提高了站办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完成村级区划调整,将原有的24个村合并为现在的18个村,区划调整后的村运行良好。特别是将原有的芦洞、古源、五等、高家四个村合并为芦溪村后,支村两委实行坐班制,方便了群众办事,减少了行政成本,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旅游开发初见成效。我镇主要围绕山水做大做强旅游文章,竭力推介福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福寿山矿泉水资源。2013年11月份,湖南卫视热播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在白寺村成功拍摄,将白寺村优美的风光向全国人民进行了推介,让白寺村瞬间成为热门亲子旅游景点。以此为契机,白寺村还参加了全国最美乡村评选,并获得了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据统计,2014年以来白寺村共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2013年县政府与深圳福润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20个亿的福寿山整体开发协议,计划将福寿山风景区打造成交通便捷、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的优质旅游景点,这标志着福寿山风景区进入了实质性开发阶段。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镇共新修公路45公里,全镇18个村实现村级公路全覆盖,组级公路覆盖率达到60%以上,部分村的硬化水泥路通到了屋场和群众聚居点;投资1200余万元先后启动了思和集镇、双义、洞下、芦溪、吉星等居民安置点,着力解决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和群众建房之间的矛盾;争取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白水水库除险加固,先后投入和争取上级投资硬化渠道20余公里,沟渠疏浚30余公里,新修和维修山塘30余口,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和抗灾能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方面,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基本实现了“一中两小”新格局,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合格学校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将镇敬老院打造成花园式敬老院,并成功创建省级“三星级”敬老院,敬老院集中供养能力和入院老人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计划生育方面,实行村为主工作机制和流动人口跟踪管理办法,人口与计生工作平稳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防群治,有效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2013年获综治民调全市第三佳绩。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镇卫生院改扩建,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长年稳定在98%以上,年平均为农民报销住院费用75万元。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镇政府以创建省级“两型”示范镇为契机,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水平为目标,着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集镇规划等重点工作。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0%,城镇绿化率达到3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清水河治理,将脏乱差的河道打造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全力加强村庄规划,逐步扭转农村房屋乱搭乱建的不良局面,提升村庄面貌;投资300余万元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全镇范围内发放垃圾桶4500余只,配备保洁人员40余名,全镇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全面改善。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6000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安全用水、通村公路、普九、就医、广播电视村村通、用电、通讯等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农村群众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减少贫困人口2000人。

 “十二五”期间我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不够大,全镇税源新增长点不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招商引资受地域局限,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转变群众发展观念措施办法不多,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维稳工作任重道远。

“十三五”期间我镇面临的发展机遇:福寿山镇位于平江县南部,毗邻长沙市,融入了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地理优势明显。福寿山镇是福寿山-汨罗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地,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的重要乡镇,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株潭两型社会核心建设区,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地,是赣闽粤革命老区建设的延伸区,同时国家持续把“三农”放在重要位置,这些有利于我镇抓住发展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发展步伐。

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福寿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一)“十三五”总体发展基本思路

“十三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贯彻落实“绿富双赢”发展理念,围绕“旅游兴镇、生态立镇、项目强镇、农业富镇和民生旺镇”发展战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实现生态环境优化、生态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消除贫困,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基本原则

1、生态优化原则。良好的生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福寿山—汨罗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巩固“两化”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着力加强人文、经济和法制生态等生态理念宣传、推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2、城乡统筹原则。要以城乡规划为引导,按照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加大美丽乡镇建设力度,要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引导农村人口劳动力适度向城镇转移,同时全面建立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3、民生为本原则。要通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群众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突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道路出行、农田水利等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0%,达到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5.5亿元;财政年均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达到12.5亿元。

社会进步。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达到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

环境优化。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城镇绿化率达到35%,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0%。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

民生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达到18300元,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加快“旅游兴镇”发展步伐

充分利用福寿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福寿山镇总体实力的必然途径。

1.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严格执行福寿山风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景区房屋立面改造进度,积极引进资金,加大开发力度,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福寿山风景区的潜力;大力弘扬福寿文化,引进中华宗教协会在大和村原安心寺遗址新建福寿寺,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成福寿文化中心和福寿山游客集散地;大力开发白寺村亲子体验游项目,争取早日启动尚山、洞下、芦溪等村的旅游度假项目开发,通过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充分带动全镇特色旅游发展,努力实现“一村一景”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2.加快发展特色经济。镇政府将不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充分打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这张金色名片,吸引更多客商落户福寿山;镇政府将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和鼓励民众参与,大力发展竹制品深加工企业,进行铜制品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将福寿山镇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3.加快集镇开发进程。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利用旅游开发带来的人流物流以及省道321启动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福寿山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加快街道、供水、园林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深入推进思和集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通过组建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卫队素质。坚决打击沿路、沿村乱建乱搭的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行为,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城镇文明程度,全面提升集镇品味和集镇承载力,将思和集镇打造成宜商、宜居的精品小城镇。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务实“生态立镇”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1.实施植被保护工程。继续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全封山,对各类滥砍滥伐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引导各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深入开展道路绿化和庭院美化工程,加快“绿色通道”和“小园林”建设。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做到人工造林与自然封育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建设与保护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充分实施公益林建设、高效经济林建设、低产低效林建设与村庄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镇政府将充分整合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

水收集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使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积极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同时加快禁鞭禁炮步伐,争取在2016年年底前在全镇范围内实现鞭炮禁燃。镇政府将在充分调研,结合各村实际的基础上,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环卫费收取和常年保洁制度,同时在全镇推广垃圾分类,动员各村建设垃圾焚烧炉,争取到“十三五”末期全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步伐,大力倡导使用LED路灯和节能灯等节能照明产品和节能设备,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镇工业和民用能耗大幅降低。

(三)加速项目建设进度,提升“项目强镇”水平

长期以来,福寿山镇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重滞后,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十三五”期间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

1.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将争取省道S321早日启动建设,并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将S321建成福寿山风景区的旅游专线,带动沿线物流、商贸发展,使S32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将争取资金,对芦五公路、保沙公路、思爽公路等主干公路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拓宽改造,对连接集镇至福寿山的思副公路按照旅游道路的标准进行拓宽改造,并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镇道路交通面貌得到全面改观。

2.移民安置点建设。集镇移民点大部分居民已经入住,2015年上半年将完成下水道、路面硬化和立面改造等附属工程;吉星“春福安”移民点“三通一平”等前期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5月份第一批13户移民将启动房屋建设,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完成三批共42户房屋建设,并在2020年底前全面入住;争取2015年上半年完成白寺移民点征地等前期工作,并在年内正式动工建设。

3.白水水库环库公路建设。计划投资1000万元拉通并升级改造白水水库环库公路,现在拉通工程正在进行,路面硬化工作争取在2016年正式启动,完工后环库公路将成为旅游专线和九安、白寺两村群众的致富路。

4.加快小流域治理力度。重点整治芦溪河和清水河,对

沿岸14个村的10公里河堤整修加固,整修堰坝20座、拦水坝18座,清淤河道和护坡10公里。投资建设好思和、小水、北山、英家、大和、洞下、塘坊等村的饮水工程项目,新建饮水厂两个,配套完善管道设施,引优质山泉水入户,全面解决全镇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

(四)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富镇”进程

 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为重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群众筹工筹劳,深入推进以沟渠疏浚为代表的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沟渠疏浚30千米,提升灌溉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大力推广节水节能的新型灌溉技术,发展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

2.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途径,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确保农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镇政府将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大和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和扩大高山有机茶种植面积,引导各村充分利用福寿山镇环境优美,且灌溉水质优良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期货+订单”的经营模式;尽快促成芦溪村五彩水稻项目顺利落地,并以此为龙头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3.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完善自认土地承包关系,减少土地纠纷,保证农民土地经营顺畅。二是按照依法自愿原则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力推进集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通过流转,集中经营实现土地利用,产出效益最大化。三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无论任何条件,绝对不允许非法占用耕地采取任何经营活动。特别对企业用地要严格控制,严肃程序,严守规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 加强民生改善力度,构建“民生旺镇”体系

1.教育事业。一是发展好学前教育,争取建设完成中心幼儿园,以此为示范,加大投入,完善各村幼儿园建设,要在办园条件、适龄儿童入园率上明显提高;二是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在抓好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重点要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净化教师心灵,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四是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到“十三五”期末,将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全镇第一流的高标准幼儿园,合理幼儿教育布局,使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同时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投入800万元以上用于合格学校创建和完小建设,办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以上。

2.卫生事业。一是重点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就诊水平。全面抓好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村级卫生室要达到基础设施齐全,诊治条件优越,各村医生水平提升,通过镇村两级院室的建设,建立起覆盖乡村功能完备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二是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和监督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三是认真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扩大覆盖面,巩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到“十三五”期末,卫生院的病床总数要达到100张,各村卫生室拥有病床总数达到100张,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

3.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抓好送文化下乡活动,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和文化大院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各村的文化广场建设,组装高标准的健身器材,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需求,到“十三五”期末,村级文化广场达到十个,各自然村都有中、老年秧歌队,农家书屋覆盖各村。

4.人口和计划生育。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正常生育秩序,宣传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形成自觉正常生育习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了持续发展。到“十三五”期末,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

5.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健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证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水平,深入基层岗位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综合治理,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强化信访工作,规范信访接待处理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平安创建率达100%。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规划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2、确保资金投入。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项争资,同时要健全投融资渠道,争取民间投资和金融支持,要壮大财政经济实力,确保有更多的建设资金用于重点产业和民生实事工程。

3、强化规划实施。要建立健全人大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要加强规划上下衔接,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实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