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平江 > 平江影像

满满的回忆!那些年,平江人这样过中秋……

来源:今日平江 2024-09-17 17:36
| | | |

  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在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社会在快速变迁,不同年代的平江人,对中秋节有不同的记忆。今天是中秋节,记者采访了数名平江市民,探寻几代人的中秋记忆,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不变的情感。

60年代的中秋节

  何志贤出生于1952年,8岁时候,他刚刚懂事,那时候的中秋记忆,是脑海里能够追溯到最久远的了。

  “小时候,要是能在中秋节吃到一个家里做的月饼,简直是要高兴得蹦起来”。何老回忆,在物资匮乏的60年代,主粮不会用来做月饼,一般在中秋前的三四天,家中就会把荞麦、高粱等杂粮磨成粉用来制作月饼,里面包上一些红色的蔗糖,将面团揉成个圆形,表面撒些芝麻,便是一年才能吃得上一回的月饼了。

  除了自家制作的月饼,那时候过中秋,农村还有“烧塔”的习俗,中秋节当天,大家会用土砖和瓦片,在空地上砌“塔”,并将干木塞满空心塔中,到了晚上,大家就会聚集在塔周围点燃干燥的木头,将砖塔烧得通红,并为之欢呼,砖塔烧得越红,象征着来年将会获得更大的丰收,当然,中秋赏月自然也少不了,村里老老小小都会搬出凳子,聚坐在古树、古庙前,望着明月闲话家常,有文化的人还会吟唱诗词、吹拉弹唱,有时候还能看上一场中秋主题的皮影戏。

  何老说:“那时候的中秋节,大家自娱自乐别提多快乐了!”

70年代的中秋节

  唐云霞阿姨今年67岁。回想起十七八岁时候的中秋场景,她还是记忆犹新,“70年代的时候吃什么都不容易,月饼更是稀罕,你有钱都买不到,必须得有月饼票。”

  那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还在平江工作和学习,所以每逢过中秋,一家人都是整整齐齐在一起,不像现在好多都在外地工作和生活,难得聚齐了。唐阿姨说,过去的中秋节家宴远远没有如今丰富,肉不是每天能吃到的。“我们一家五口人,一个人每月半斤肉,一家人一个月就是两斤半肉。到了农历八月,这些肉就得留着中秋节那天用来招待客人。”

80年代的中秋节

  陈奇武今年42岁回忆起上小学时候的中秋场景,他说:“最惦记那个老式中秋饼一层酥碎的外壳里面的馅又特别软糯,一张油纸包着,油都渗透包装纸了。”在80年代,月饼是个稀罕物,“那时候糖5分钱一个,我每天的零花钱只有1分钱,月饼1元一个,简直是天文数字。”陈奇武的记忆中,那时候的月饼可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只有中秋节的时候家里才会买几个尝尝,一家人分着吃,然而现在虽然各种月饼琳琅满目,却始终找不到以前的那个味道了。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更没有电视,中秋节唯一的活动便是搬一个竹凉床,坐在家门口,奶奶摇着蒲扇,讲着嫦娥月兔的故事。虽然生活物资匮乏,但是十分开心快乐。

今年的中秋节

  2006年出生的欧阳贤斌刚刚进入大学,今年高考,他以699分的好成绩通过自强计划,考入了清华大学,去到了自己梦想的学校。然而,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离家越来越远的过程,这一次是他第一次没有与家人团聚的中秋。

  今年中秋节欧阳贤斌留在北京

  和朋友们聚在一起熟悉一下校园周边的环境,一起去看看祖国首都的壮美河山,“北京很大,东西横跨两百多公里,承载着国家的波澜壮阔;北京也很小,很难装下像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一份小小的乡愁。”欧阳贤斌说,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心却与家人始终紧紧贴合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变的是过节的方式,变的是我们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变的是与家人团圆相聚的那份期待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