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传承平江精神。”红五军退出平江城后,向东乡龙门转移。在龙门,有一口非常“神奇”的井,当年同饮一口井水的张令彬、张平凯、裴周玉先后参加红军,后来都成为了开国将军。本期《红色平江》与您一同重温这段“一井三将军”的佳话。
在龙门休整近7天的时间里,红五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百姓将房子让给红军,为红军编制草鞋,炒熟2000多斤大米,作为红五军携带的干粮。而红五军则帮助区委恢复了龙门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扩大和整训了游击队、农民自卫队,将部分枪枝和子弹送给龙门地区的游击队;帮助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动员群众参军。
张令彬、张平凯兄弟和裴周玉三人都出生于龙门镇的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三人同饮一井水。早在1925年,当大革命的怒潮波及平江时,张令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的队伍抵达龙门修整,听说彭德怀在龙门招兵,早已按耐不住的张平凯将锄头一丢,拉上同伴裴周玉就走,就此参加革命队伍。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三人始终秉承着“吃得苦、霸得蛮”的平江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屡立战功。在一次战斗中,裴周玉受伤了,没药,用铁丝绑上酒精棉球从伤口穿过去,便算消毒了……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授勋典礼。张令彬、张平凯、裴周玉三人就在其中,张令彬被授予中将军衔,张平凯、裴周玉被授予少将军衔。
如今,龙门镇文化广场上的“一井三将军”雕塑高高耸立,“一井三将军”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余毅 向滔 曾婷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