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流江
这里出产的楠竹旅游扇
远销国内外
寻访天然药库 走进百草园
体验中医药国粹
听李献春讲述他
“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之路
在平江县板江乡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巍巍青山两边耸,一日穿不过湖竹洞”,作为板江乡下辖的一个小村落,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让人流连忘返,用一天的时间都看不完呢?
湖竹洞又名流江村,位于板江乡西南部,与岳阳县张谷英镇接壤,与原双家村合并而成,全村25个村民小组649户2843人,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22866亩,森林覆盖率达87.3%,境内起伏连绵的山脉和丘陵被大面积楠竹覆盖,形成了万亩壮观的竹海美景,“湘北竹海”的美称也由此而来。
当记者置身于万亩竹海之中,一股竹子的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楠竹,又称为毛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浪涛翻滚,层层叠叠竹林极具观赏性。但对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流江人来说,漫山遍野的楠竹,对他们来说更具实用性。
“我们这里一直以来竹子多 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竹艺品,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现在还会,小时候学的”说这话的,正是流江村一家做竹制品加工的负责人李文辉。
李文辉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间,村里几乎每个人都能做一两个竹制品,他们将竹子剖开,削成篾,再用各种编织花样,做成筷子、扇子、筛子、竹席、簸箕、椅子等。由于手工精湛,十分受外地人的喜欢。在当时,竹编手艺算得上一门养家的好行当。
沿袭祖辈的脚步,李文辉从事楠竹加工已有20几年的历史了。2005年开始,他用自己的积蓄流转了村里的山林,经过几年的去杂修整,改造成了现在的万亩楠竹林场,用来供应自家扇厂的原料需求。
跟随李文辉的步伐,摄制组来到了他的竹扇加工厂,不同于上个世纪的纯手工加工,在李文辉几百个平方的竹扇加工厂里,40多个工人一天就能生产5000余把楠竹扇。他们用现代的高效加工器械,或洗篾、或打磨、或组装,30多道程序下来,一把把精美的楠竹扇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婀娜多姿的四大美人、威风凛凛的双龙戏珠、秀美如画的江南美景跃然娟面,煞是高雅。
在楠竹加工市场一直游刃有余的的李文辉,将他们的楠竹扇定位为“旅游扇”,产品主销浙江义乌及国内外各大景区,纵使是今年市场不景气的第一季度,产品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0余万元,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乡亲们发家致富。目前,全村已开设了五家竹制品加工厂,主要生产筷子、舞蹈扇、凉席等,解决60余人就业问题的同时,每年为村民增收一百五十余万元。
“过十几天我们准备把产品上架阿里巴巴,开通线上销售”。李文辉跟我们说着他的销售计划。
除了竹制品加工,聪慧的流江人,对各个楠竹加工厂的竹屑、竹根等废弃料的处置也花尽了心思。近两年,村里引进了一家以竹屑、竹根、残竹、破竹等为原料的加工能源企业,竹废品进厂后,出来的是可售卖的可燃物,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楠竹资源的高效利用。
广阔的山林资源一直是流江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里,20多万亩山林赋予了楠竹加工这个老行当得以传承至今的必要条件,还馈赠了一个让人欣喜的“中药宝库”,让流江的第二张名片——中草药种植加工,得以打响。临近中午,我们在“中药百草园”拜访了一位“中药达人”李和忠。
“这是黄精,补中益气的;这是玉竹,养阴润燥;这是白葛花,护肝最好,这些都是我们流江常见的中药材。”百草园里,李和忠对各种中药材如数家珍。
李和忠对各类中药材的熟稔程度,我们表示惊讶,可他却告诉我们,流江村的人,从七岁小娃到耄耋老人,几乎都能说出好几种到几十种种类的中药材的属性及作用。而谈起流江的中医药文化,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当地老中医巫书林先生就提出了感冒,发烧可采用加大运动量来达到出汗退烧的目的,在当时,医术精湛的巫书林名声大噪,十里八乡都来找他医治,后来传授的徒子徒孙在医学上都有不小的成就。学习中医药文化,也就一直在流江得以传承。据当地人口耳相传,巫书林所以能用药如神,跟他身后的这片天然的“中药宝库”有很大的关系。
流江村气候适合中草药生长,山上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曾经是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的天然药库,经查实,流江村山林中的中草药品种有110多个种,400多个品种。这其中,黄精、玉竹、葛根花等最为普遍。
几百年下来,巫书林的从医用药本事虽没有传承给每一个流江人,但依靠着这片天然药库和能识草辨药的本领,却让流江人获益不少。眼前这位正在种植紫苏的老人就靠着这片山林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去山上挖草药了,后来自己学着慢慢种,现在的话,就靠种点草药,也能每年一万多的收入”。
△中草药成品
为让这片天然药库发挥更大的作用,近些年,流江成立了三家农民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将全村700多名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从种植、收集、炮制加工到药材销售,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探访了流江村的“两张名片”,好客的巫书记提议说带我们去拜访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根雕“大家”——李献春。
我们到达李献春的小院时,他正在一片小竹片上刻字,随着小雕刻刀的不断篆刻,一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就初具雏形了,待打磨、上漆后,它将会变成一个精美的小挂件。
根雕艺术在中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民间文化,雕刻家们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利用树根的天然造型、纹理和色彩,创造出各种颇具观赏性的家具、摆件。
见我们到来,李献春带我们参观他的作品陈列室,约十平米的小房间,密密麻麻的摆放着各种雕刻作品,有中外名人、神话传说形象、还有酒壶、水壶等家用小物件、人物栩栩如生、物件精巧秀美。墙上还挂着他的书法作品,有诗词,也有警句。
年轻时的李献春,是一个木匠,因为爱好书法,就尝试自学在木头上进行雕刻,后来又发展到竹雕和根雕。从小生长的山里的他,对山中的树木几乎了如指掌,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木也成了他作品的灵感来源。
自从开始雕刻,李献春就就经常独自到附近的山上去寻找原料。为了找到好的枯木,他常常一把锄头,一把镰刀,钻进深山一两天精挑细选,再把那些看中的树根或枯木拖回家。
几十年来,李献春依托流江丰富的山林资源,凭着他的匠心和沉淀,雕刻出了一批批技艺精良,深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的根雕作品。2018年,他参加湖南省工艺大赛,竹根雕刻作品荣获七等奖,授予“湖竹优秀工匠”称号,并颁发“五一”劳动奖章。长久的坚持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每年十几万元的收益。现在的他,在致力于让“根雕”走出流江、走出湖南,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它的同时,还想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告别李献春老人,我们的流江之行也暂告一段落。回头望一眼身后的村子,夕阳的余晖下,竹林簌簌,山色清明,流江的故事还在继续。(何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