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平江 > 旅游指南 > 文化

平江部分山水城池乡镇地名的由来

来源:平江乡友网 2018-10-26 10:55
| | | |

汉昌镇  平江县古名汉昌县、吴昌县、又名昌江县。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昌江县城由中县坪迁今治鹤岭。后唐天成之年(923)改称平江县。民国后期县城名汉昌镇,今称城关镇。

三阳街  相传原来建有一座三孔圆拱石桥,因桥临汨水,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圆拱映在水面上,显现出三个太阳,是以名三阳。

安定桥  明洪武二十年(1387),程安定在此建石桥一座,便利行人。后人为纪念建桥者,以其名字命名为安定桥。从平江县城往南不到20公里,便到了山环水绕、风光秀丽的安定桥。据老人说,安定桥原是座石拱桥。那是在明洪武年间,有一位叫程安定的老石匠,带着他子孙三代共20多个石匠,在这河边叮叮当当,整整敲打了三年。终于在汨水上架起了一座贯通南北的石拱桥。竣工那天,山民纷至沓来,欢呼跳跃,拥上桥头。突然,有人惊叫:“不好,安定老人倒在河水中了!”顷刻,数百人向河中跳去,顿时组成一道人墙将河水拦住。安定老人被救上来了,但终因劳累过度,安祥地合上了双眼。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人,便将这座石桥命名为安定桥。后来,清代名士家住离安定不远的爽口李元度(官至贵州布政使,著名诗人、史学家)打桥头经过,乡人请他为建桥老人书写一联。李元度提笔写道:“这个石匠不是人”,乡人面有愠色,正待发作,却见李元度笔锋一转,写下了“他是平江一尊神”。横批是“天下安定”。乡人转愠为喜,将对联工整地拓刻在桥碑上。

岁月悠悠,几百年过去,阳光驱散了满天的阴霾,和煦的春风温暖着老区人民的心。家住安定鸣山村屠夫出身的傅秋涛将军,率领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前来平江老区慰问时,在将军的倡导和扶持下,安定又重建大桥,这是一座用钢筋水泥和沙石浇灌而成的大桥,它坚如磐石,经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水的考验。几十年来,安定大桥横跨汨罗江上,为南来北往的山民铺开一条通途。

长寿街  民间传说来由有二:一、宋三年(1243),里中妇女张袁氏105岁,邓黄氏103岁。宝祜元年(1253),里人魏测100岁。县令奏请以国典赐宴。三寿星同出一乡,因名长寿。二、南宋年间,此地有位老人在80岁生日时,一道士赠给他一个锦囊,说一百年后会有一个姓刘的人来拆看。到老人一百八十岁生日时,果真来了一位先生,要给老人算八字。老人问来人贵姓?回答说小姓刘。老人记起往事,让家人取出珍藏了一百年的锦囊给刘先生。刘先生打开一看,吟道:“寿高三甲子(一个甲子为60年)眼观九代孙,若问送终子,江西刘伯温”。吟完,老人寿终。来人正是刘伯温,他赐此地名长寿街。

虹桥  古时这里有座石拱桥,形如长虹,故名虹桥。

梅仙  相传汉末,梅子贞不满朝政,弃官从江西寿阳来到平江西山下,烧丸炼丹,成仙驾鹤而去。山下一小镇遂名梅仙。

瓮江  此地有两口泉井,形似瓮缸,习惯写为瓮江。

栗山巷  相传这里是明代常遇春勒马回头的地方。原名勒马巷,后演变为栗山巷。

献钟  传说很久以前,山洪瀑发,连云山寺被洪水冲倒,寺里一口钟冲到山下,水退后遂将钟的所在地取名献钟。

泊头  相传那次大水冲倒连云山寺后,把寺里的一面钹冲到了地头,便将此地取名钹头,后演变为泊头。

龙门  传说宋代有个姓张的人在朝廷当了宰相,功勋卓著,皇帝封赐张的故里曰龙门。

长庆  晋代初年,僧慧明在上台建长庆寺,地以寺名。

三墩  传说有一年,此地涨大水,百姓被洪水围困,危急中,突然飞来夙凰、鹭鸶、孔雀,往水上一扑,顿时现出三个土墩,百姓分别爬上土墩,全部得救。水退后,人们将此地命名为三墩。

岑川  相传宋代有位官员经过此地,看见四周小山环抱,中有三条小溪淌流,风景优美,欣然吟道:“小山为岑,三江为川”,因此得名“岑川”。

浯口  在平江县西,汨罗江畔,有个浯口镇,原来这个地方叫“吾口”。“吾”字没有“三点水”,后来为何变成了“浯口”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只住一户人家,全家五口人,地名官造册时,叫不出名字,就给取名吾口。这一家五口大大小小都爱划龙船,每到端午节都一齐上船,在汨罗江破浪前进,划得江水飞溅,浪花扑岸,还把粽子撒到江心,吊唁屈大夫的忠魂。后人深为五口之家爱水爱国情结所感动,在吾字旁边加了三点水,“吾”口就叫成了“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