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平江 > 旅游指南 > 文化

郊游崇光寺

来源:爱在平江微信公众平台 2015-10-23 00:00
| | | |
 
        有人喜欢城市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便也有人会喜欢乡村的水村山廓田园野趣,有人在傍晚时分围着沿江路一圈一圈走不厌,便也有人会只有到羊角山梧桐山登高望远才能寻找到行走的乐趣。我属于后者,可以好几年不去一次山外的世界,但每到周末总想去郊外走走看看。风里杂陈的稻香,一片长势正好的菜地,一点点从大片大片绿色中跳跃出来的红黄蓝紫,一缕缕永远只会走直线的阳光洒下的沿路斑驳影子,一条小溪,一口老井,一杯热茶,一把山果,凡此种种,均让人身心如沐春风,忘情自然。
 

        从本期起,爱在平江公众平台将陆续推出一些离县城不远,甚至是就在城郊的轻运动量户外游路线,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公众号关注。
 

        从平伍公路出城,过驷马桥村大约再前行一公里的样子会遇到一个电子测速点,快到测速点的地方有一条右行的泥石小路,这条基耕路延伸进去的地方叫烂泥洞,终点是山上一座叫崇圣寺的庙宇。普通行走速度大约是走一小时到终点。
 

        山并不高,加上山路的绵延上升,走起来并不吃力,下平伍公路拐进这条山路便可以见到一块停车坪,停十几二十两车问题不大。我们去崇圣寺一般都会把车停这里。也碰到过非要把车开进去的人,结果点子背,在山里遇到了会车,怎么闪躲腾挪都没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平江大凡以洞称呼的地名都代表着极度偏僻,烂泥洞属于驷马村,地理位置并不算偏僻,但走进去山旮旯的特征非常明显,两边层层叠叠的山像围得只剩一个缺口的包围圈,把山里的百十户人家与山外不远的城市分隔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自家田里翻晒稻草的黄老爹说他们这里名义上是属于城关镇管,但比哪个乡下都不如,连收割机都不愿意开进来,打禾还靠拿把镰刀去田里下跪下拜。呵,这个城镇户口拿得确实有点有名无实。不过老爹今年已经七十有三,干起农活却如小伙子一般,肯定是要为拉高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做出重大贡献的。
 

 
        手割的稻草才好整理成把,正是收割过后的时节,从烂泥洞的陇里一路走进去,沿途田地一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地站着的稻草把。在传统农耕时代最常见的场景放到如今却已经隐隐带着历史的印记。到将来某天收割机愿意开进来的时候,这些稻草把或许将成为关进记忆的一道风景吧。

        我们走进烂泥洞的时候,十月底的秋阳还刚刚越过山丘,山谷里的雾在阳光下渐渐稀薄,两岸树林里的朝露还未褪去,经阳光一照,散发出数不尽星星点点的晶莹白光,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般,一下拥有了无可挑剔的美。

        一条小小的山溪从山谷深处逶迤而下,水面时宽时窄。在水面稍宽的地方蹲下身来静静等待,不一会儿便能见到误以为我们已经走远的小鱼三三两两地从水草石缝中钻出来,大摇大摆地到太阳底下穿梭几个来回。那种只有小生命才会具有的可爱让人看得满心欢喜。

        在潮湿的沼泽地总能见到大片大片盛开的蓼草,桃红色的花骨朵虽然小得可怜,但假如你愿意放低身姿去欣赏它们,一样能够被它们繁花似锦的美所打动。花丛中不时有哼着歌儿的蜜蜂从耳畔一晃而过,也难怪它们会兴奋,除了蓼草,这个季节里还有茶花山桂等等都已经盛开了最美好的自己静候它们。
 

        在烂泥洞村民聚居点有两块自留地栽种了园林植物,才长到了两米多高的小树。同行的伙伴说是杉树,但后来我在其中某颗树上发现挂满了红色的小浆果,否定了是杉树。小浆果用手摁烂流出的汁液粘性很强,粘在手上把手指分开能牵成很长的线。我灵感乍现,莫不是传说中的地球活化石红豆杉???

        后来一位大嫂证实了我的猜测,还真是红豆杉。大嫂子随手摘了一把当零食吃了起来,并一定要我尝尝,放入口中,很甜很甜。记得家住南桥的天天说他们那里有棵很大很大的红豆杉树,便有很多人跑那里去摘红豆杉果实拿去浸酒,不用放多少便一瓶酒都能变甜,看来果真不假。
 

         有的人爱看海阔天空波澜壮阔,而我喜欢所有的细节,身材臃肿的大黄蜂,石头缝里探出脑袋的蘑菇,长得很有性格的一棵树,阳光在小路上跳跃的身影,那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总能让人寻找到醉心其中的快乐。

         从陇里进来走了大约四十分钟的样子便开始是上山的路。上山的路呈延绵上升,走起来并不吃力。从这里开始人烟渐渐稀少,只有少数几个老人家还留守在故土,大部分的泥筑房子因为人去楼空而变得破败不堪。在这寂寞的空山中偶遇一位三十挂零的小伙子,交谈得知他居然是崇圣寺里的记名俗家弟子,每个月都会到寺里去静修几天,而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终于走到崇圣寺了,虽然寺名很大气,但寺庙却修得很低调。光是看外观的话,假如不是大门上头挂着的牌匾表名身份,还真有点与民房无异的感觉。十月里盛开的波斯菊倒是很卖力地妆点出一份热闹气息,让人不至于感到太冷清。

         虽然山并不高,但站在庙前台阶上举目远眺,却也能将远近群山尽收眼底,甚至城市里近几年修起来的那些高层建筑都能那么近又那么远地露出身影,让你知道原来自己的家就是在不远的那里。
 

         守庙的老娭毑此刻正在庙旁边的菜地里跟一位老乡述说自己的损失。这位老乡养的羊昨天跑她菜地里胡吃海吃,娭毑说赔就不用赔了,但得罚老乡给她做苦力,帮她把菜地全部浇一遍。老娭毑已经八十四,即便自己的羊没有吃坏娭毑的菜地估计这位老乡也会爽快答应这位老人家的要求,所以老乡二话没说便去灶房里提水桶。老乡刚转过身,娭毑很高兴地偷笑起来,神情活脱脱像个孩子。
 

         娭毑自制的山枣子零食,并且还做出了两个花样。没去核的山枣球做了满满一罐,去了核的山枣糕有半塑料袋,山枣子都是她去附近山里捡的。现在都不烧柴了,山里到处茅深草厚,不得不佩服这位高龄的老人家居然还能到山里去翻。或许多年的佛门熏陶,还真是成了得道行的老神仙。
 

         庙里的厨房,看到这张图片平江户外界的很多人应该会倍感亲切,在我的朋友圈里便常常会有户外的人上这里自做一顿斋菜的照片晒出来。假如你也希望来这里走一走散散心的话,完全可以还准备一些素菜带上来,体验一下柴火灶加纯正素菜的生活。当然有一点别忘了,记得要往功德箱里捐点香火钱。
 

         从山上下来已是近正午时分,山里人家的屋顶上开始冒起了青青炊烟,从佛门净土中打一个转,终究还是得回归到人间烟火中去。出世也好,入世也罢,终究都是人在这个世尘的一场修炼,只不过是场所不同而已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爱在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