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左志红
彭东明,湖南平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历任平江县委副书记、《岳阳日报》总编辑、岳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秋天》改编成的花鼓戏《秋天的花鼓》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天边的火烧云》《孝行天下》《一生的长征》获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茶妹》获冰心文学奖。长篇小说《坪上村传》获毛泽东文学奖。
当代文学界有“三彭”——以《那山那人那狗》闻名的彭见明,因《天边的火烧云》蜚声海内外的彭东明,凭《娘》声名远扬的彭学明。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三兄弟,其实,来自岳阳市平江县的彭见明是彭东明的胞哥,来自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的彭学明则是他们的湖南同乡。
就在今年春节前几天,彭东明长篇小说《坪上村传》研讨会举行。这部已经出版两年的图书,在这场因疫情而姗姗来迟的研讨会上,成为多位作家、评论家关注的焦点。
春节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围绕这本书采访了作家彭东明。
“我一写到平江山区的生活,语言就灵动了”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故乡,您的文学故乡就是平江吗?”
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彭东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在平江的乡村出生、成长。16岁时离开村庄,到县城的文工团去当小演员,后来又到乡镇当干部,到文化馆当文学专干,到文联当副主席。30岁之前,除到武汉大学作家班读了两年书,其余时光都是待在平江,毫无疑问,平江便就是我的文学故乡。”
“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人口的山村,四周矮山环抱,形成一块有着一千多亩良田的小盆地。一条小溪,七拐八弯地从田野上流过。矮山脚下,是一栋又一栋土坯屋,相互间炊烟缠绕,鸡犬相闻……”
这是彭东明笔下的故乡坪上村,这里给了他丰沛的创作源泉。他说:“只有写我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人和事,我才能写得生动。”
彭东明早期写的短篇小说系列《大日子小日子》、中篇小说系列《故乡》《疯》《秋天》《山歌》、长篇小说《天边的火烧云》等,都是写的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这些作品都很成功,多部作品获奖、编入文学年鉴,被各种选刊转载。”
30岁后,彭东明离开平江,到岳阳工作。这个时期,他曾写过反映湖区生活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家园》、中篇小说《血色湖泊》等。“但这些作品都不是很成功,究其原因,还是我对湖区的生活不是很熟悉。生活的事情,不是你去体验几下子,就能悟透的。我一写到平江山区的生活,语言就灵动了,就像斧头在樵夫的手上,挥洒自如。”
因此,40岁以后,彭东明要求回平江老家挂职体验生活,后来便有了《坪上村传》。他说:“如果说我有一点点成绩,那就是我长期倾听这片土地上那些卑微而伟大人们的心音,是他们给了我力量。我的小说的每一句话,都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生长出来。”
“把故乡整理得更像一个故乡的样子”
《坪上村传》的创作缘起,跟彭东明修缮老屋直接相关。
2014年夏天,彭东明回到离开了38年的村庄,看到那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的彭家祖屋,只剩了一片残垣断壁,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这年的秋天,彭东明便迫不及待地四处奔走呼号,筹集资金修缮这栋记忆里的老屋。
2015年正月,村里的砖匠、木匠都聚集起来了,他们在一块前后修整了3年,才终将这栋老屋修缮成一座书院。这3年,彭东明和乡亲们同吃同住。
村里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弃了的农具,都被彭东明收集到书院里,例如:石磨、推子、水车、犁、耙、蓑衣、斗笠、晒垫、福桶、尿桶、箩筐……
书院建成后,彭东明又花了3年时间,在这座两百多年的老屋里记录这座村庄百年来的人和事。以这些老物件为线索,他写成了《坪上村传》。一件件老物,带出一个个家庭的变迁,一个个人物命运的起落,同时也展示了一座村庄的风情、风俗、风物。
彭东明说:“如果说,修缮这栋老屋,是想把故乡整理得更像一个故乡的样子,那么,我写《坪上村传》,却是为了莫让故乡的风情在岁月的长河里流失了。”
老屋的门口挂了几块牌子: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小屋、湖南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岳阳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岳阳市美术馆流动展厅等。
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他们专程从城里来看这栋有天井、有长廊,五进上的老屋。彭东明便在这栋老屋的正厅里,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讲述乡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姐姐到这来给孩子们讲过课。南来北往到这里来体验生活、写作的作家们,例如吉狄马加、阎晶明、韩少功、彭见明、蔡测海、何立伟等,他们也给孩子们讲课。当然,我是讲得最多的一个。” 彭东明说。
“下定了决心为一座乡庄立传”
2020年12月,《坪上村传》出版后,彭东明把书给大嫂(彭见明的爱人)看,“她对我说,读这本书她哭了几场。”这本书也受到读者的欢迎。据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介绍,书出版后,已经印刷了两次,都已经销售一空。
在研讨会上,10多位作家、评论家对这本书赞誉有加。“彭东明为我们绘就了一部现代乡土的人物图谱,绘就了一部南方乡村风情画。”“作者以小人物、小故事去表现大时代,书写乡土中国的农民梦。”“这是在生活的内涵和文学品质上最迫近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的一部小说。”“作为书写者的作家对于振兴乡村,重建乡村的文明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进而文学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这个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彭东明则表示:“我不仅仅只是着眼于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更重要的是写这些年国家脱贫攻坚的艰苦努力。这些年来,关注乡村的小说确实太少了,我们需要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一宏大的背景下,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在乡村所敞开新的历史和现实的前景中,去认识,去书写。因此,我便下定了决心为一座乡庄立传,回望它的过去,描写它的现在,展望它的未来。”
从2020年出版的为村庄立传的《坪上村传》,到2021年出版的书写家乡老红军的《一生的长征》,彭东明始终把心种在家乡的土地上,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书写,为重建乡村文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