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优化营商环境 > 信息动态

看生态丽江如何“变现”

来源:新湖南 2023-06-11 09:43
| | | |

  上平江芦头林场,一种乡愁萦绕记者脑际。北纬28°,独有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江南气质,是其魅力所在。

  6月11日,记者快要接近目的地,远远望见冲破云雾的山峰。第一次抵达,记者的眼睛先享受一片陌生又熟悉之地——地理学上的与生俱来的认知、耳濡目染的风土风物,早已让记者对这里的青山绿水人家心驰神往。

  一场夏雨不期而遇,很快又放晴,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就在眼前,仿佛牛奶洗过一般,温润如玉、超凡脱俗。

  丽江河宽阔平静,清幽俊秀;河两岸鲜花点缀,屋舍俨然。

  “开漂啰!”梢公的号子传来,一叶竹筏撑得欢快,遇上浅陡浪急鱼鳞坝,但见梢公竹竿轻点,竹筏如箭矢疾驰而去,飞珠溅玉,惹起筏子上游客阵阵惊呼尖叫。

  堤岸边,柳荫下,两个村民在聊天,还有一个穿着“丽江泛舟”工装的村民正在清扫岸边的落叶。

  “老师傅,这丽江河如今真是大变样了啊。”记者上前打招呼。

  “是啊,是啊,搭帮政府做了件大好事,修复了河堤。”老师傅喜笑颜开,把“感激”写在脸上。他的平江方言难听懂,但从他的举手投足,就能体会到他的幸福感。

  “这里的水怎么比别处清?”

  “上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早就是一河清水了。”

  “这是村民自己搞的?”

  “是村里的旅游公司,村民是股东,又是员工。”

  ……

  说着说着,老师傅邀记者上去体验。

  老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丽江河河道狭窄堵塞,河水浑浊发臭,洪涝灾害不断,大部分村民常年要外出打工。现在通过生态修复,环境变美了,就地就业不出门赚取收入。村上和村民共同集资入股组建公司,有30个固定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旅游旺季每天游客可达300人次。

  惜别漂流,坐上汽车,溯江而上,在绿荫里穿行,感觉空气越来越清新。记者登上大山深处芦头新村,来到丽江河源头所在地。

  茂林修竹之中的芦头新村,是一个纯粹林区村。抬头是山林,低头也是山林,满目青翠欲滴,林间水流淙淙,村里开发的芦头镜谷景区人流如潮,熙熙攘攘。

  “这是村里旅游公司开发的‘生态游’项目,人气可旺了。”芦头新村村支书陈加宝满面春风,给记者当向导。

  记者坐上林丛中的旅游观光小火车,领域大山深处的生态之美,又登上玻璃滑道,体验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坐上河中皮筏艇,与碧水来一次亲密无间的接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说起近几年的发展,陈加宝滔滔不绝,芦头新村按照平江县委、县政府要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村里成立旅游开发经营公司。村委会按照《章程》以山林资源和配套设施占股15%控股,另85%由村民集资,上限100万元,最低1万。通过优化村民入股资金比例,村级组织法人代表担任董事长,村级集体组织稳定控股,逐渐从过去纯粹的卖竹卖木材过日子,转变为走资源变资金、林区变景区、村民变股东的生态+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

  今年“五一”期间,芦头镜谷景区接待游客9000多人,门票收入就达60余万元。2022年,景区纯收入达520余万元,芦头新村获得70余万元的项目分红,村民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参与其中,个人最低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

  青山如黛,笑颜如花,也许是生态丽江最好的注脚——生态价值正在“变现”,美了山水,乐了游客,富了山乡。

  记者离开时,这里的村民总留客说,“任何季节来,丽江都有令人怦然心动的风景,会让你沉醉不知归路……”(徐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