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乡“十四五”规划

来源:三墩乡 2021-11-05 14:40
| | |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将延续分化发展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疫情防控成效差异成为影响各国经济表现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可能从欧美转移至亚洲。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是我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大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1至2025年,三墩乡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三墩乡党委政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乡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三墩乡建设成为“大美新三墩”。

第一章  “十三五”成绩的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稳步推进我乡“十三五”规划执行,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20年全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62亿元,比2014年净增1.49亿元,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达到2948万元,年均增长1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20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乡“十三五”期间发展与成效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乡域经济稳步增长。一是产业发展强劲有力。坚持走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牲猪养殖产业。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油茶新造和低改项目,进一步扩大我乡油茶产业规模;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油茶产业,2020年我乡油茶产量超过60万斤,产值达3000余万元。依托脱贫攻坚东风,在省国资委帮扶下建设公平村生态养猪场,年出栏牲猪达2500头,带动一批养殖户按照“科学选址、达标排放、规模养殖”标准发展牲猪养殖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大力招商引资,依托瑚珮历史悠久酒曲资源,引进神山酒业,打造三墩曲酒文化,打响三墩特色品牌。二是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着力推进基础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网络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发展,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开花。实施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养老服务更加完善;建设垃圾转运站、建筑垃圾填埋场、三墩乡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环境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实施集镇提质改造工程,完成供水、供电、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项目,打通集镇9条通道,集镇人口吸纳能力、公共设施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成立金山教育基金会,完善汇龙小学配套工程建设,全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一是环境整治全面规范。加强环卫基础设施配备,垃圾中转站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各村实行排队考核;强化管理制度,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二是国土管理守住底线。严守基本农田底线,严厉查处非法占用耕地、乱搭乱建等行为,严厉打击了侵占基本农田非法建设现象;持续攻坚“空心房”整治,共拆除1261栋144934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全乡面貌。三是林业发展效果良好。紧紧围绕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一核心任务,结合我乡产业发展实际,争取林业局支持,免费向群众发放油茶苗,既扩大了造林面积,提高了造林质量,又推动了我乡油茶产业发展,目前,我乡共有油茶林8万余亩,油茶产业规模发展已具雏形。扎实开展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禁伐禁采禁渔禁非法采砂等活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山长制”,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三)民生事业齐步发展。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完善贫困村水、电、路、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条件深度改善。全面落实安居保障、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在安居保障方面,全乡共有883户3023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其中县城安置317户1261人,建造戴市集中安置点和瑚珮集中安置点安置122户435人,村级集中安置共13个点,安置147户499人;村级分散安置共86个点,安置297户828人,所有项目均于2018年11月底全部完工入住,共计投资8000多万元。通过六年的合力攻坚,截至2020年,全乡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实现出列,共脱贫2073户,7423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从23.25%降低至0%。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低保、社保、医保、社会救助、安居保障等保障面稳步扩大,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80%以上,70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了养老金补贴,400余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严格按照程序发放各类救济资金超过1000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卫生计生工作稳步推进。不断提升计生队伍综合素质服务水平,优质服务率100%;大力倡导文明生育新风尚,宣传计生政策和婚育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率在95%以上,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大力开展计生家庭保险服务。建设标准化卫生院项目,新建卫生院住院大楼,购置各类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水平;推动村级卫生室全覆盖,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分级诊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切实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四是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完善了戴市小学、汇龙小学、新兴小学、三墩中学、瑚珮中学和戴市中心幼儿等配套工程硬件设施建设。发扬崇文重教传统,成立平江县三墩教育基金会,对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对考上本科的学子进行资助,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安全态势平安平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开展简易行政执法行动和“三大”行动,着力隐患整改,狠抓打非治违,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实现我乡安全事故“0”发生的目标。二是信访秩序不断好转。通过抓关键领域、抓关键人员、抓关键环节、抓关键效果等“四个关键”,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落实信访“五包一”和首问负责制,坚持领导班子信访坐班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迫切问题,全乡信访数量明显下降,信访件办理和热线电话回复办结率均为100%,社会大局持续好转,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三是社会治理卓有有效。“七五”普法有序推进,司法调解成效明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辅警队伍建设实现全覆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派出所和乡综治办积极开展整治聚众赌博、买码、红中麻将行动,切实转变乡域风气,维护三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招商引资规模不大,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小,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明显,未来几年,加快发展的压力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很多功课要做,转变群众发展观念措施办法不多,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困难;城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生态保护压力较大,绿色发展任重道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维稳工作还要继续加强。我乡“十三五”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挑战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前期工作推进比较难。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从项目规划上争、办理建设批文,到征地、拆迁和组织实施等,涉及方方面面,环节复杂,牵扯的精力和不确定因素多,推进比较难,影响了部分项目实施进度。

二是土地因素制约项目落地。当前,土地供需矛盾较大,土地规模空间不足,以及不得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这一红线,制约了一些重大项目难以及时落地。如我乡农贸市场、汽车站、加油站建设项目至今未开工。

三是项目建设资金链需加强。推进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多年来,我乡项目建设已经形成很大的资金缺口,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项目建设融资越来越难,财政部门债务累积、负债风险不断增加,已经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资金链需进一步加强。如我乡集镇饮水工程因融资难还有部分入户管网未接通。

四是部分规划项目的项目资金被统筹整合。如我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因县级统筹项目资金用于农综开发、安全饮水等扶贫项目建设,导致该项目至今未能实施。

第二章  当前发展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十四五”时期,政府将更加聚焦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就业创收、民生兜底等更高社会要求,着力于解决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运行的制度体系和行政限制,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墩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全乡生产总值达到6.59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2、财政总收入达到5085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4、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失学率清零;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100%以上;

6、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

7、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0元以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35平方米;

9、农民安全饮水比率达100%;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11、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12、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第四章  “十四五”战略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配合以钟虹公路为基础的S316省道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建成运行通车。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接,力争以下项目并确保其顺利实施:(1)瑚传公路拓宽改造项目,(2)三墩至瑚珮通村公路的建设项目,(3)柘三公路升级改造项目,(4)安乐堰水库清淤加固项目,(5)钟洞河河道治理及防洪堤建设项目。

(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

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大美新三墩”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乡村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观光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区工程建设,实现旅游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同时,进一步整合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地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铅锌矿产为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乡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五)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乡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乡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乡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坚持“三个不变”,推动“三个转变”,确保“三个到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卫生院整体搬迁新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2023年创建二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乡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园,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乡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六)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三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乡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乡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乡、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乡、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七)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我乡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乡、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得安心,吃得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八)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三墩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制定实施机制

(一)统筹乡域空间

乡域规划编制应坚持全域统筹、注重发展、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对乡全域发展的指导,协调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体现地域特色和乡村特色,尊重农村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以平江县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为依据指导,制定土地利用和乡村建设规划。妥善推进安置、拆旧、复垦、验收等工作,制定三墩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切实提高乡村建设规划的综合性、约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推进“多规合一”,把各类空间性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空间要素像“棋子”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有机整合落入“棋盘”,真正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将基础设施、城乡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空间开发的差异化管控措施落实在空间规划总图中,最终形成动态更新的“一张图”。做到充分进行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及空间分布预测分析;划定经济发展片区和管控边界;分区分类制定特色风貌控制要求;采取集体所有、市场运作的方式,整体开发,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利用。

(二)推进规划落实

坚持各村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各村所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劳动技能水平、现有产业基础、集体经济实力各有不同,既要做好全乡的整体布局,又要对各村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依据各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劳动技能水平、现有产业基础、致富带头人情况、集体经济实力及村级发展走势分化特征等要素对所有行政村进行归纳、评估,以示范引领型村庄、特色发展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搬迁撤并型村庄为类目对各村进行分类、定位。三墩乡村振兴要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针对性地制定各村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法律帮助等帮扶措施。

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健全章程,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机关作风建设规定》《考勤制度》等,实现机关内部运转的制度化、规范化;乡纪委会同督查考核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工作纪律、考勤和落实各项办事制度情况等方面的监督,狠抓制度落实。动员党员干部进一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提升修养;动员乡党员干部带着情怀服务群众,按照规矩服务办事。

二、健全推进机制

(一)完善领导责任机制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坚持乡村振兴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健全完善各级党委农业农村领导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能力提升,干事创业。强化“两委”成员的培训管理,提升干部培训,邀请市区专家授课,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学习能力。通过“主题党日”、村情民意走访等形式对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进行大排查、大检修, 提升干部的能力作风,把活动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

强化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将乡级、村级党员干部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在工作谋划、项目安排、措施保障上目标同向,在重点工程项目上集聚资源,在工作推进上相互衔接、整合力量、集中突破。

既在学中干,又在干中学。强化督查指导,对重要节点进行阶段性考核,按照正确政绩观要求,健全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及时检查、纠错,确保中央、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通过召开全乡重点项目推进现场观摩会,对乡内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考试”,激励各分管领导、各相关站所、相关村夯实责任、狠抓落实,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发现工作短板,把能力提升落脚到全乡重点项目推进中,通过项目的扎实推进检验能力提升成效。

三、营造良好环境

(一)优化政策环境

广泛宣传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农民群体普遍较为保守的情况,强化组织动员和宣传发动,鼓励先行先试、开拓创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建立返乡创业服务平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行政通办效能,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效能建设。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把加强效能建设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公开透明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确保让该“快”的快起来,该“放”的放到位,该“减”的减下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问责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政务环境和效能问责办法》,加大明察暗访、投诉举报、公开曝光、民意调查和满意度测评力度,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加强法治建设

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全面依法治乡,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充分发挥村委、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支持其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激发全乡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推进法治建设。从乡村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征地拆迁、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健全普法和依法治理体系,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增强规范、规则、规矩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对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终身追责。落实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增强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改善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三)注重典型引领

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办点示范,加强工作经验总结与典型推介,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好传播好,强化典型带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乡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通过座谈会、大讲堂、现场交流等活动,以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优秀乡村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为素材,讲述乡村就业创业故事,分享做法经验。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宣传册、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成效,推动乡村就业创业蔚然成风。

四、提升治理水平

(一)实行闭环管理机制

推行“问题与目标、方案与计划、预算与评审、执行与监督、总结与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登高望远,能深谋远虑;也要脚踏实地,直面现实难题,实行问题导向;把合理提出问题、准确界定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作为考核标准,重视防范风险,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推进工作。

调查研究找问题、咨询讨论定方案、合规批准就执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更不能搞形象和样板工程,搞运动式开发,既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扎实地走好每一步和做好每件事,又要敢于直面难题,迎难而上,真正把乡村振兴战略推向深处。

(二)治理过程数字化

用务实的举措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系统的思维、有效的路径引入新技术,重新改造传统农业,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农业。要发挥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载体和引擎作用,打破农村时空局限,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智慧化转型升级。从生产端入手,引导“智慧农业”发展;抢抓电商发展机遇,推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推进“互联网+”服务,满足农民足不出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扶贫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电商系统、人才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质量可追溯管理信息系统、三墩环境监管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电子政务、电子村务、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三)决策评价体系化

坚持系统化思维。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深层次研究发展规律,谋划三墩的未来。要考虑政策出台和实施之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杜绝“好事蛮办”,摒弃“好事虚办”,警惕“好事滥办”,才能防止“负溢出效应”,真正落实好意、办成好事。

以村务契约化管理落实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各项村级事务为管理对象,采用民主签约、依法履约的方式操办村务,以法治途径达到预定工作目标。建立一整套固定流程,签约前走的是民主议事程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纯事务领域,采用“四议三提两签” 的办法,具体流程如下: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重大事项报告上级党委、政府审核)——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决议——“两委”提出契约文本——党员提出修改意见——村民提出修改意见——村委会与村民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签约、党组织与党员或其他组织签约(重大事项契约签订后上报备案)。“决议”由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形成,村民有了“决策权”;“契约文本”最后交由村民提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审定权”也归于村民,保证了村民民主自治的实现,在法治框架内实现乡村治理。

总之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珍惜团结发展的良好局面,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抖擞精神,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以全新的姿态推动三墩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