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两会

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2025-03-07 09:24
| | | |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4

  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稳的态势巩固延续

  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民生保障扎实稳固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产业升级有新进展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

  改革开放有新突破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国内生产总值

  GDP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

  城镇新增就业

  1256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

  平均为5.1%

  居民消费价格

  上涨0.2%

  外汇储备

  超过3.2万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实际增长5.1%

  粮食产量

  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增长8.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增长7.7%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

  突破1300万辆

  技术合同成交额

  增长11.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降幅超过3%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坚持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守正创新、先立后破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打好政策“组合拳”

  今年重点工作任务

  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加强东中西部人才协作。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逐步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加强海外仓建设。高质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

  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

  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化险资源。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料扩产潜能。推动棉糖胶等稳产提质。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消费帮扶。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项目。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清理整治欠薪。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制定创新药目录。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025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

  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增长同步

  国际收支

  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

  1.4万亿斤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降低3%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

  持续改善

  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

  加紧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协力推进跨军地改革,健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