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这是古人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殡葬形式的一种真实写照。不过,今年清明节,记者在安定镇中县村采访发现,这里的公墓有些特别:在这里看不到坟头,看不到高墓碑,只见一座回廊飞檐、红墙红瓦的“永安堂”。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前来给父亲扫墓的村民刘有平。他说,去年父亲安葬的时候,家里面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他们觉得父亲辛苦了一辈子,死后应该有个更体面的墓葬。可村干部的一番话,打动了全家人。“村里没有山林,葬在田地里不仅不文明,还浪费了子孙后代的资源,火葬入室安放在永安堂不仅不占耕地,而且永安堂就是全村的逝者都住一起去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中县村村民来说更是如此。听说能为活人多留下些地,刘有平和家人也很快答应了。特别是来了几次永安堂之后,发现环境不错,就更不再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这里的环境好,把永安堂建在这里,既节约了村里的土地,也满足了村民对这一方土地的眷恋。”中县村村委委员袁苍海介绍道,村里但凡有丧事,村红白理事会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鼓励火葬室安。而且,本村村民安放到永安堂,只象征性地收取每30年600元的管理费用。看到火葬室安的诸多好处,如今,中县村村里的火葬率由原来的20%上升到了现在的80%左右,而且,报名登记百年之后骨灰入堂的人也越来越多。
葬礼或许不再隆重,但敬老爱老之风,却在这个山村达成了共识。记者在村中采访签名承诺百年后火葬的村民时,不少年轻人就表示:老人家百年后的葬礼可能会简单些,但他们生前,我们一定加倍孝顺。
在平江,建设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的不仅仅是中县村,根据县民政局统计,目前全县已建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50余座,骨灰进公墓的比例逐年上升。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给记者这样算了一笔土地账:全县大概一年死亡人数在6000余人,每个土葬穴位需要占用土地在10平方米左右,全年约需用地6万平方米以上。实行殡葬改革以后,我们大概估算了一下,我县现在的火化率约35%,每个穴位只需1.5平方米,而且每年还有200余名逝者选择树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据此计算,每年可节约土地2万平方米以上。(余毅)